那晚,村口的老槐树下,火堆烧得旺旺的,火苗子如同舞动的精灵,欢快地蹿得老高,噼里啪啦地响着,火星子像调皮的孩子,时不时地蹦出来,映得人脸红扑扑的,仿若熟透的柿子,透着一股生活的热乎劲儿。我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浅蓝布衫,因白天干活出了汗,布衫还有些潮乎乎的,贴在身上,却丝毫未减我心中的热情。袖子卷得老高,露出结实的胳膊,肌肉随着动作微微起伏,眼神里透着股子坚定和温柔,恰似那能穿透黑暗、照亮人心底的明灯。我站在火堆旁,开口便是一股子暖人心的热乎气:“乡亲们,今儿个咱们不扯别的,就痛痛快快地说说咱茅山涡的以后,咋样让咱的日子过得更红火,让咱的村子在这新时代里闯出一片新天地!”
旁边坐着的老李头,头发花白得如同冬日的霜雪,胡子拉碴的,像是荒草丛生,透着一股不羁的味道。但那双眼睛,亮得如同鹰隼,透着股子精明劲儿,让人不敢小觑。他是村里的老木匠,手艺精湛,心细如发,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他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烟袋锅子一闪一闪的,仿若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慢悠悠地说:“我说啊,还是得靠咱们的手艺,一代传一代,不能丢喽!就像我做的那些桌椅板凳,用的都是咱村自己的木料,结实耐用。城里人来了,看到咱这纯手工的物件,保准稀罕得不行。这手艺,就是咱的传家宝,得好好守着。你们知道吗,以前咱村有个老匠人,一辈子就钻研木雕手艺,那手艺精湛得,十里八村都闻名。有一次,一个富商路过咱村,看到他的木雕作品,当场就出高价要买走,可老匠人愣是没卖。他说,这手艺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为了钱就随便卖。后来,老匠人把手艺传给了徒弟,徒弟又传给了徒孙,咱村的手艺才一直传到现在。咱们也得有这股子坚守的劲儿。” 话虽不多,却字字如重锤,砸在人心坎上,激起层层涟漪,让人陷入沉思。
再瞧瞧张婶子,她可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一头短发干净利落,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好似风中摇曳的麦穗,充满了生机。笑起来眼角堆满了皱纹,恰似盛开的菊花,看着就让人心里舒坦,感受到那份浓浓的烟火气。她手里拿着一把蒲扇,蒲扇上画着简单却灵动的花鸟图案,轻轻摇着,给闷热的夜晚带来一丝凉风,仿若一阵春风,拂过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