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打交道,我有自己的一套。一见到人,我先是满脸堆笑,热情地迎上去,从随身带着的保温杯里倒出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双手递过去,笑着说道:“领导 \/ 老板,赶路辛苦了,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等人家接过茶,暖了人心后再开口。我讲起项目来,就像在田埂上给乡亲们讲今年的收成,手在空中比划着,绘声绘色:“咱们这项目啊,就如同咱地里那玉米棒子,得先有个好苗头,再一茬一茬地精心伺候,浇水、施肥、除草,一样都不能落下。您瞧啊,刚开始规划的时候,我们踏遍了村里的每一寸土地,考察哪块地适合种啥,哪片山水能开发出特色景点。到时候,不仅玉米粒饱满,还能带动乡里乡亲一起致富,那经济效益,就跟秋天的稻香一样,飘得老远老远,人人都能闻得到。”
说到社会效益,我更是眼里放光,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咱这项目,不光能让钱袋子鼓起来,还能让咱村的名声响起来。游客来了,看的是风景,品的是文化,带走的是回忆,留下的是口碑。这不就是咱们农民最朴实的愿望嘛,让日子越过越红火,心里头那个美呀,比喝了蜜还甜!” 我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胸口,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每句话,都像是从心窝里掏出来的,真诚又实在,听得人心里热乎乎的。我这人呐,就是这样,不论走到哪儿,都能用我的那份执着和热情,把人心给暖化了,事儿也就慢慢办成了。
在那间挂着朴素又显庄重国旗的会议室里,我脚踏实地地站着,脚下是结实的地砖,可我心里头啊,却仿佛与乡亲们的心紧紧相连。我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衣角因一路上的奔波有些凌乱,手里紧紧攥着一份精心装订、封面泛着光的项目书,那纸张的触感我再熟悉不过,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