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欣慰也好,惧怕也罢,世界那么大,人口那么多,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坐办公室,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有钱人。
总会有小偷,这样,警察才有事做不是吗?总要有人搬砖建房子,有钱人才会有办公室不是吗?
所有人都是富翁,那谁来耕田种粮食, 谁来送快递外卖?谁去保家卫国?就是这样,各行各业都要有人干,这个社会才能正常运行!
你不干,不代表其他人不愿意干!
池已经按妈妈的遗愿找到了她的家人,因为外公是烈士,是入了烈士墓的,并不在当地,所以没能去祭拜。
两人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外婆的坟前祭拜,池已经是第三代,池楚已经失踪 二十多年,她也没有其他兄弟姐妹,除了外公这边的远房亲戚,外婆那边的亲戚基本已经无来往,他和花糯也就没去打扰。
临走前,池捐了一笔钱给村祠堂,祠堂理事答应他们会年年去祭拜外婆,其实就算池不捐钱,村里的人在清明或重阳拜山时,都会组织人祭拜的。
因为外公不但是国家烈士,也是他们村里的英雄,在淳朴的村民眼里,作为他的妻子,同样应该受到大家的尊重和享受到同样的待遇。
况且他们是同根同源的,整个村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人,肯定也要祭拜他们,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回到酒店,花糯看着情绪明显低落的池,唯有拥抱着他默默安慰他。
寻亲的事告一段落后,俩人又跟随着师父回到师祖家,这次,还是只有他们三人回去,外婆年纪大了,不好到处奔波,继续在花糯家等他们。
石拉怕阿依儿反悔,等池和花糯从粤西回来,就和他们道别,和袁洁依收拾东西赶回泰国注册去了。
池的师祖和师父都是邻省人,师祖住在一个小村庄里,这里是他出生长大的地方,小屋是青砖瓦房。
也不能说是小屋,毕竟可是有四个房间,还有前后厅呢,砖木结构的老屋,有着传统的素雅、深邃、和古朴的气息,它既是一种特色也是旧时光里的一种记忆!
师祖见到池的第一面,有点心惊:暗自庆幸着当年这个蠢徒儿收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