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晴也认同,正好按到痛处,呜呜两声算是同意。
俞母继续畅想,希望俞明明给她带个好媳妇回来,早点谈婚事,他们家赶紧添丁进口。
“姐,最近有个外国人跟我表白,我心里有点拿不定主意。”许小晴想了想,决定牺牲自己,替俞明明探探口风。
俞母一惊,“外国人?哪国人,小日子的可不行啊!”
虽然中日友好建交好几年了,但那是国家层面的事,她们小老百姓还是记仇。
许小晴忙摆手,“不不不,当然不是,金发碧眼,长得还挺帅。”
俞母一听眉头就拧了起来,“小晴啊,这看人可不能光看脸,尤其是男人,有能力有责任心才是最重要的,像魏瓒那样的,是极极极少数。”
许小晴,“……”
好难问,还是放弃吧。
俞母仔细分析了一大通,最后还是投了反对票,“生活习惯不一样,风俗不一样,离得还远,当朋友好了,咱找近处的,知根知底,怎么也能打听清楚情况。”
国外的,你上哪打听去,鬼知道人家国外有没有成家呢。
现在社会上,尤其是南边,不说外资老板了,就是有点钱的包工头,都是老家一个,那边一个。
“结婚就是过日子,你得找个能踏实跟你过日子的人。”俞母以过来人的身份,给许小晴建议。
谈恋爱那是不切实际的,爱来爱去,爱得热烈死得也容易热烈,女孩子尤其得现实点。
不等孟冬青旁敲侧击,俞母下了结论,“要是明明给我找个外国媳妇,我也不能同意,不过明明不是那种大胆的孩子,我对他挺放心的。”
孟冬青,“……”
您这心放得有点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