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记得,他老爹老娘在镇上开了一个小吃摊,专门卖馎饦、面条之类的吃食,后来爹娘死了,估计这摊子也得被苏勇给继承了。
听到阿姐关心,苏勇急忙道,“挺好的,冬天里没什么生意,这几天就准备再重新拾掇起来了,看到阿姐过得挺好,我就放心了。”
苏勇觉得大姐还是那个大姐,但有些地方好像不一样了。
对了!以前的她只会唉声叹气,控诉阿爹给她许下的这门婚事,怨声载道的说着过得如何不如意,动不动还抹几下眼泪。
他虽然理解阿姐,但也为姐夫抱不平,在他眼里,姐夫比那个没用的书生强多了!包括几个外甥也都是好孩子,阿姐不知足!
所以,每次过来,他也只是匆匆的,看她过的可以,便又匆匆走了。否则,在这里只能听她唠唠叨叨,会让姐夫跟外甥们不高兴。
苏云心里唾弃了一下,原主真是个眼瞎心盲的。
看苏勇也是个实诚人,听说自己得了方子也不多问,是真心替她打算的。
“你那摊子还是卖馄饨什么的,还是在原来的地方?”苏云随口问,她已经好久没去过随云镇了。
原主的老家在随云镇上,与大石镇是相距有三十多里地。
这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但原主自从出嫁之后,她也没回去过几回。所以对于馄饨摊儿是不是还在那个地方,倒有些不确定。
头一次见大姐关心自家生意,苏勇有些受宠若惊。
“还是一进镇的地方,随云镇那个大车店旁边,位置很好找的。阿姐若是有机会过去一定要进去坐坐。尝尝你弟妹的手艺。”说完,又觉得不太合适,补充道,“赵氏她擅长烹饪。”
苏勇担心她会多想,阿姐一直怨恨爹娘偏心,实际上爹娘只觉得阿姐拎不清,何况,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家里只有一个小吃摊,他娶妻生子之后也没有什么倚仗……
苏云恍然记起,苏家小吃摊生意挺好,因为苏老爹调制的汤底挺好喝,明眼人都知道是有一些诀窍的。
她也曾受人蛊惑,死乞白赖地跟苏老爹要秘方,苏老爹让她断了这个念想,从此原主便怀恨在心。
“原来如此,弟妹应该是个心灵手巧的,有她跟你一起支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