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要一个“引导者”,一个能够适应“无光之域”环境、甚至可能与残留的“弦音”频率产生某种联系的存在…
那么,为什么不“制造”一个出来?
瓦尔基里计划的核心,就是量产人形兵器。
虽然目标通常是人类,但理论上,对其他智慧种族的改造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尤其是…朝圣级改造。
植入艾琳的意识碎片,用量子计算矩阵替代前额叶…
这种改造,本身就涉及到了深层次的意识链接和信息处理。
如果将那个谐律幸存者进行朝圣级改造…
用艾琳的意识碎片作为桥梁和稳定器,用量子计算矩阵处理“无光之域”的混乱信息,甚至尝试模拟或接入可能存在的谐律网络残留信号…
更进一步,将他自己的一部分意识,也锚定到这个改造体上。
他需要直接“观测”这片未知星域,实时获取第一手信息,而不是依赖过滤后的数据。
他需要确保这枚探路的“棋子”,这把打开“无光之域”大门的“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个计划充满了风险。
对异种进行朝圣级改造,史无前例。
幸存者脆弱的精神状态,可能无法承受改造过程。
三种不同来源的意识——幸存者残存的本我、艾琳的意识碎片、李明自己的意识锚点——强行融合在一个躯体内,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完全是未知数。
但收益同样巨大。
一旦成功,他们将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探测器”,一个能够潜入“无光之域”的活体信标。
“艾琳。”李明开口,声音平静,但决策已定。
【指挥官。】
“准备对编号g-884-survivor进行朝圣级改造。”
艾琳的能量形态微微闪烁了一下,似乎在快速评估这个指令的可行性与风险。
【指令已确认。计算改造方案。目标生物基因结构与生理特征与人类差异巨大,需重新构建手术流程。目标精神状态不稳定,是主要风险因素。预计成功率…低于标准朝圣级改造阈值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