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皇甫嵩的军阵就被搅得大乱。
皇甫嵩知道败局已定,又见王通的骑兵直奔中军帅旗而来,遂赶紧带着皇甫坚寿率先逃命。
不料,却被王通盯上,率亲卫骑紧追不舍。
眼看王通的追兵越来越近,皇甫坚寿毅然率数百家兵断后,拍马举枪冲向王通。
欲拼死为其父争取一线生机。
然而皇甫寿坚的银枪尚未递出,忽觉天地倒悬——他看见自己无头的躯体还在马背上挺立着,也看见他父亲花白的须发中惊愕地张开的大嘴,甚至,还隐隐听到了他父亲半句绝望的悲呼:“坚……儿……”
仅仅是一招!
皇甫坚寿便被王通一刀砍落马下,尸首分离。
……
(如图所示:马战斩首。)
……
皇甫嵩最后还是跑掉了,原因是他有一匹很好的战马,还有一群忠心护主的家兵。
王通一刀砍杀皇甫坚寿,追敌三十余里而回。
让人打扫战场,俘虏一千多人。
但随后华锋便来禀报:“经过审讯,那些俘虏不只来自皇甫嵩一家,还有些分别来自河内种家、弘农杨家、陈留宋家、河东黄家、太原王家。”
果然不出王通所料。
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这些世家大族们,全都盯上了郿坞的财宝!
而皇甫嵩只是给他们办事的人。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史书上没有郿坞之财的去向,因为历史就是这些世家大族们写的。
不过,现在倒好。
经过皇甫嵩这一闹,王通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跟王允分道扬镳了。
可以说,皇甫嵩这一闹。
为王通提供了绝佳的借口!
也就是之前说的,王通想要磕睡,皇甫嵩就给王通送来了枕头。
想想看,如果王通贸然离开关中,并跑去上郡自立,世人肯定会说王通不顾皇帝死活,携宝潜逃。甚至将来西凉军反攻长安,王允被逼跳城自杀,世人也会说王通见死不救。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主动权已经回到了王通手中。
王通立即上奏折给天子,说自己在追杀董卓余孽时,遭到皇甫嵩从后面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