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对孙权一直心存疑虑,往昔之事耿耿于怀。我军只需略施小计,稍加挑拨,定能让他们彼此猜忌,互生间隙,最终联盟瓦解。” 郭嘉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胸有成竹地说道。
曹操听罢,眼前豁然开朗,忍不住击节赞叹:“妙计!妙计啊!就依奉孝之计行事!”
与此同时,江东之地,孙权端坐在大殿之上,神色阴沉,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派往江陵的诸葛瑾已然归来,然而带回来的消息,却如同一盆冷水,将他的满腔热情浇灭。
刘备那老匹夫,竟还对之前救援之事耿耿于怀,对联盟之事犹豫不决。孙权心中怒火中烧,猛地一拍桌案,怒声喝道:“这刘备,真是不识好歹!难道他不知唇亡齿寒之理?如今曹操大军压境,他还这般犹豫不决,当真愚蠢至极!”
诸葛瑾赶忙上前,拱手劝慰道:“主公息怒。刘备如今身处困境,如丧家之犬,惶恐不安。咱们只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言辞恳切,他必然会答应联盟之事。”
孙权长叹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但愿如此吧。只是曹操势力强盛,兵强马壮,如狼似虎。我军必须尽快与刘备达成联盟,方能有一丝胜算,共同抵御曹操的进攻。”
而在刘备的营帐之中,气氛同样凝重压抑。诸葛亮手持羽扇,神色凝重,眉头紧锁成一个 “川” 字。孙权派来的诸葛瑾,言辞恳切,态度恭敬,然而刘备却始终不为所动,不肯松口答应联盟。
“主公,孙权此举,实乃形势所迫,无奈之举。如今我军势单力薄,若不与孙权联盟,以我军之力,实难抵挡曹操的百万雄师。” 诸葛亮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刘备缓缓摇头,神色忧虑,叹道:“孔明,你有所不知。孙权此人反复无常,毫无信义可言。我实难信他。万一他借联盟之名,暗中图谋荆州,我军该当如何是好?”
诸葛亮闻言,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顾虑不无道理。只是当下局势危急,我军若不与孙权联手,仅凭自身之力,实难与曹操抗衡。”
刘备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内心纠结不已。他心里明白,与孙权联盟,虽有风险,但眼下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可一想到孙权之前的种种背信弃义之举,心中便如鲠在喉,难以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