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厂长冷汗直冒,急忙赔笑:“是是是,我们一定好好反省、立即整改。”
领导没再看他,只是笑着拍了拍姜远寒的肩。
“小姜,你这个报告,我们市里会作为典型案例收录进年度材料,回头要是你有兴趣,市里办公室缺人,你可以来试一试,具体你和人事处对接。有才干的年轻人嘛,不能被埋没了!”
还没等姜远寒回答,坐在旁边一直没开口的宜城日报副主编,忽然开口了。
“姜同志,我是宜城日报的副主编王志诚,刚才在现场听了你的发言,也看过你提交的报告内容,语言简练、数据准确、条理清晰,文笔逻辑都非常好。我们报社正缺这样有分析能力、有实践经验的写作者。”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道:“如果你愿意来报社,我们可以提供编辑组副组长的位置,薪资待遇按高等编辑序列计算,未来还有编务深造的名额。”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怔。
宜城日报可是宜城数一数二的单位,不少大学毕业生挤破头都进不去。
如今竟然当着市领导的面给出这么高的起点,诚意十足。
市里领导笑着说:“王副主编这是跟我抢人啊?”
王志诚也笑:“人才不可多得,这不抢不行呀!”
能得到两位领导的青睐,真是走了大运,这种机会可不是谁都能遇到的。
尤其是像姜远寒的出身,能得到这样的机会,肯定迫不及待地要点头。
可她嘴角轻轻扬起,望向王志诚,语气平稳地说:“王副主编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恐怕不适合报社的工作。”
王志诚愣了下,刚想问为什么,只听她又说:“大概在三个月前,我向贵报社投稿,是李德林编辑通过了我的稿,可文章登刊当天,贵报社突然紧急撤回当天的报纸,还开除了李德林编辑,后来我才得知,主编和我笔下的当事人,是多年老友。”
王志诚猛地想起了这件事,脸色骤变。
姜远寒继续说:“我理解新闻单位有立场、有考虑,但如果连基本的公正都无法保障,那么对不起,我不可能为这样的单位工作。”
她说得不卑不亢,没有半分激动,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陷入一种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