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翠英跳脚骂:“长舌妇,我们家的事,用不着你说三道四!”
这时,冷建国从怀里掏出了张学军写的说明书,递到了于支书的面前,他说:“于支书,这是我大舅哥写的,他已经同意把春生过继给我们家了。”
葛翠英跟葛老头一听这话,立刻就不愿意了。
他们可是连隔壁村的聘礼都收了的,原本他们还想着等葛翠英跟张春生离婚后,他们立刻坐火车去省城把张春生抢回来。
葛翠英大叫:“不行,我不同意。”
农村邻里之间是没有秘密的,哪怕是在邻村,葛翠英要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死了老婆的杀猪匠的事情也早就在附近的几个村子传开了。
于支书将那张按了手印的情况说明书放在了桌子上,他说:“葛翠英,你现在跟张学军还没离婚,如今你们家的户主还是张学军,他同意放弃张春生的抚养权跟监护权,你不同意,只能去告。
可是你别忘了,周围的几个村子都知道了,你要把张春生嫁给隔壁杀猪匠的事情了。
张春生可才十二岁,你这么做是童婚,是犯罪的,你确定去告对你有好处?”
一听这话,葛翠英又怂了。
于支书说:“我已经跟我在县城做法官的亲戚打听过了,离婚孩子跟谁这种事,最终决定权在孩子的手上,只要张学军不跟你离婚,你们打官司,到时候孩子在法庭上说不想跟你,你也得不到孩子的抚养权。
所以,你在这里闹没用,现在是法治社会。”
这个时代的农村人法律普及还非常的少。
当然了,离婚的人也非常的少,一般离婚都是女人带着婆家不想要的孩子离开,但凡是婆家想要这个孩子,女人是领不走的。
除非婆家人都比较软弱,而女方的娘家人比较强势。
因为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孩子是男方家的孩子,即使女方生了孩子,也不能让女方带走。
所以很多女人为了孩子,也不得不在不幸的婚姻中忍让。
但葛翠英这种情况,又是特殊情况了。
听到于支书的话,冷建国跟张家两位老人却高兴了。
他们笑着说:“这么说,这两个孩子,咱们保住了。”
冷建国对于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