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若一切都没改变,他们从未分离,那次私奔他们去了塞外,在格沁的帮助下他们在草原安家。
妙青站在山门等候,向他们躬身道:“两位施主有礼,宫中派人过打点过,请二位放心居住。”
阿蘅瞧她带着庵主才有的深色妙常冠,笑道:“妙青师父小小年纪就成了得道女尼,当真叫人佩服。”
妙青露出浅浅的笑容,还是那般纯洁,不经世事,俏皮道:“托阿蘅姐姐施主的福,”
望了一眼十三爷笑道:“姐姐不是也寻到了‘勉力一试’的缘法。”
两人相视一笑,十三爷插不上话,只觉她们笑得古怪。
山中日子清闲,他们白日里山上摘果,拔笋子,
天气好下溪捉鱼,来不及回庵中用饭,就地生火烤鱼吃,
夜间在梅影下琴笛合奏,饮酒作乐,
得空陪着妙青师父在庵堂念经修性,
十三爷刚来时面黄肌瘦,整个人看上去病恹恹的,腿脚也不甚好,走路一瘸一拐,
在阿蘅的调养下恢复七八层,有了几分当年玉笛公子的风姿,
两人纵情于山水,在彼此的爱意中逍遥,
美好的日子总是稍纵即逝,一个月的时间太短,短到一辈子也就在弹指之际。
阿蘅写了一封信给十三爷,在经堂找到妙青师父,
“决定了?”
妙青清脆的嗓音如黄莺啼叫,
阿蘅笑道:“小妙青料事如神,心细如尘,观察于微。”
妙青蹙眉道:“姐姐若是肯放下红尘,在山中调养,或许还能安享天年。”
“我累了,没有力气再去寻一方净土,能来这世间一趟,享受两世截然不同的生活,我很满足。”
阿蘅虚弱的呼吸声几不可闻,嘴角渗出黑血,
妙青敲木鱼的声音不急不缓,口中念着往生咒。
午休过后,允祥揉了揉眼睛,看见桌上的补汤冒着热气,嘴角上扬,
扫了眼厢房空无一人,喊道:“蘅儿——”
连续喊了几声都没人回应,胸口一阵下沉,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抓住,
眼皮跳个不停,不详的预感袭来,
来喜听见动静,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