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难以置信地望着赵凌,“陛下这是真打算禅位于吾?”
赵凌哈哈大笑:“想什么呢?朕只是让你批阅文书,朕依旧是皇帝,只不过有些文书,长安候应该也能批阅吧!”
“只要长安候不往外宣扬,朕也不说,谁知道这是长安候批阅的还是朕批阅的?”
扶苏拳头紧握:“让侯爵批阅文书,陛下的心可真是够大的!吾若在批阅文书的时候动手脚,陛下根本防不胜防?”
赵凌根本不解释,而是以皇帝的口吻命令道:“朕不过是令长安候批阅文书,哪来这么多话,赶紧看文书去吧,朕就在一旁,有什么拿不准的问朕便是。”
扶苏直接让赵凌怼得无话可说。
十月刚至,各郡县传至咸阳的文书都传了上来,赵凌已经熬了三个通宵了,白天也只睡两个时辰,谁家的皇帝这么可怜啊?
这些郡守可不是非要什么大事才上文书,地方上财政收支、民生、还有新建的商务部情况,以及矿场开发,他们都是要发文书上表的。
更离谱的是什么?
这不是十月初一新年吗?
各地郡守基本都是赵凌的学生,妈的,单独发一道文书祝贺新年快乐什么的都来了。
赵凌还得批阅,回一个你也新年快乐什么的。
地方郡守、县令上报的政务汇报,包括人口、赋税、治安、农事等,还有边关军情、赋税统计以及一些大案的审理结果。
因为赵凌登基之后所修改的东西太多,各地民情也需反馈。
每日的文书堆积成山,赵凌感觉自己不像是来当皇帝的,而是来当牛马的。
赵凌其实已经将这些文书扔给张良和尉缭处理过了。
但根据大秦的律法,就算丞相已经批阅处理,这些还是得让皇帝再核实一遍……
赵凌都不敢想象他那老父亲都四十来岁了的人了,每天在这堆积如山的文书中是不是得焦虑。
要知道以前可都是竹简啊!
如今赵凌都已经将官方的文书全部换成了纸张,阅读起来已经方便许多,还让张良和尉缭先批阅之后,不过是核实一番,依旧是一宿宿的熬夜。
据赵凌所知,他那老父亲之前可没他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