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楚国郢都的七月初七,蝉鸣都透着股躁意。
    楚怀王捏着竹简的手指发颤,案头摊着巫祝新呈的卦辞。龟甲裂纹蜿蜒如河,映着窗外翻滚的火烧云,倒像极了巫祝说的\"天河之兆\"。
    \"大王,该用膳了。\"郑袖的声音裹着甜香从身后飘来。她今日穿了件月白纱衣,腕间玉镯撞出清响,\"听说膳房做了您最爱的酸梅汤。\"
    楚怀王没回头,笔尖在竹简上重重顿出个墨点:\"去把景差叫来。\"
    景差是楚国最年轻的大夫,生得唇红齿白,偏又满腹经纶。他捧着一卷帛书匆匆赶来时,正撞见郑袖冷着脸从殿门出来。
    \"大王召见,可是为了\"景差瞥见案上龟甲,话音戛然而止。
    楚怀王起身踱步,衣袍扫过青铜编钟:\"巫祝说,七月初七夜,牛郎织女渡河相会。你说,这天上的事儿,当真能应在人间?\"
    景差愣了愣。他当然知道大王的心思——这些日子,楚军在边境屡战屡败,连丢三城。民间早有流言,说楚王德行有亏,触怒了上天。
    \"臣听闻\"景差展开帛书,\"上古时每逢七月初七,先民便设祭坛,以五谷为祭,祈愿风调雨顺。或许大王可仿此礼,重塑民心。\"
    楚怀王停住脚步,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良久,他拍案道:\"好!就以七夕为名,大办祭典!\"
    消息传开,郢都炸开了锅。
    绣坊连夜赶制五色丝线,酒肆新酿了桂花蜜酒。最热闹的要数南市,货郎们支起摊子,摆着鹊桥造型的糖人、绣着牛郎织女的香囊。
    屈家小女儿阿蘅踮着脚买香囊,却被人撞了个趔趄。抬头一看,是个青衫少年,怀里还抱着捆竹简。
    \"对不住对不住!\"少年慌忙道歉,发间木簪晃得人眼晕,\"我急着去送文书\"
    阿蘅噗嗤笑了:\"看你这书呆子样,该不会是去王宫?\"她晃了晃手里的香囊,\"不如顺路带我一程?我阿爹在太卜署当差。\"
    两人边走边聊,才知道少年叫子墨,是景差大夫的书童。说起即将到来的七夕祭典,子墨眼睛发亮:\"听说大王要在章华台摆百桌流水席,还要放孔明灯!\"
    阿蘅摸了摸鬓边的野花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狂龙下山,美女总裁倒追我七零闺蜜嫁糙汉,绝嗣宋家一年抱仨从阶下囚到一代枭雄我只是寒假兼个职,就被特警找上门爵爷溺宠后,乖乖女她不装了!娇软美人在七零携崽强势回归,渣总求复合?没门你让我娶傻千金,还回来跪求我?从种药开始苟道长生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