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青卓楼当真是美妙,还是我家诗雨告诉我的呢!”隔壁厢房传来一阵熟悉的生意,沈万娇脚步顿了顿。
这是,刘氏。
话音落下,众人的声音应和吹捧。
若是放在从前,这些贵妇们可是不愿搭理刘氏的。
“沈夫人,听说不日,定国公便要回来了。”身侧一人问道。
刘氏脸上忍不住的喜悦,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故作矜持道:“我父亲年纪大了,总是待在边塞也是不成的,我家夫君上表,皇上也念我父亲多年戍边辛苦,如今时日已到,便将父亲召了回来。”
刘氏的话真假参半,旁人也不明就里,只是一味地追捧。
闻言,彩儿冷笑一声:“咱们这个夫人当真是个藏不住事的,做一分能吹十分。”
“就她还敢瞧不起小姐,她的母亲,不也是妾室扶正吗!同定国公世子的母亲,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彩儿的话虽然糙,却全都是实话,沈万娇眉心微蹙,佯装愠怒:“彩儿,管好你的嘴!”
彩儿悻悻一笑。
骞嬷嬷却不甚明白,看向沈万娇,打听道:“不是说,沈夫人乃是定国公嫡女吗?”
沈万娇还没来得及回应,彩儿便忍不住道:“嫡女倒是真的,可咱们这位沈夫人的生母从前可是妾室。”
“定国公的发妻在生下世子后便撒手人寰,府中需要主事之人,一位妾室便挺身而出,她的手段可不是一般的高明,不出三年便被扶正,而后生下了咱们这位夫人。”
彩儿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亲身经历。
“所以,这位夫人,明面上讲,当然是嫡女了。”
自从沈万娇母亲去世,骞嬷嬷便不在京城,这些事情她也甚少了解。
莫说是骞嬷嬷,就连如今京城中的官眷也鲜少有人知道刘氏的身世。
当年定国公发妻离世,定国公便向边塞而去,那小妾也跟着去了边塞。
三年后扶正成为国公夫人,在京城生下了刘氏。
旁人只知道这是定国公后娶的夫人,却不知是妾室扶正。
骞嬷嬷眉心微蹙,侧目看向彩儿:“你又如何知晓?”
彩儿悻悻一笑——她每日出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