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辉从车上下来的第一眼就看到“北方轨道机车制造厂”九个大字:“什么时候改名字了?”
“今天正式更名:北方轨道机车制造厂。”已经来到戈辉面前的刘文涛解释道。
戈辉回头,看到远处,彩旗飘飘,红旗招展,疑惑地问道:“那里在干什么?”
刘文涛指着那里回答:“20公里试验环线正式竣工,东北铁建的人在那里等您点燃礼花呢!”
戈辉笑了,欣然前往:“那就别耽误时间,现在就过去。”说完大步向前。
刘文涛等几十人紧随其后,一边走,一边给戈辉介绍:“这20公里的环线轨道,是一条重轨铁路,是我们和东北铁路建设公司共同修建的。包括一段三公里长的模拟隧道在内,修修拆拆,历时一年,按照您的要求,轨距55寸(1760毫米),承受最大轴重小于等于30吨,使用钢筋混凝土轨枕,高锰钢材质的钢轨。”刘文涛感叹了一声:“这是一条天价铁路,以后的铁路都这么修,不知道特区财政能不能承受。”刘文涛一脸担心地说道。
戈辉不以为然地反驳:“如此低的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有什么修不起的,以后成本提高了,特区的收入也高了,还是修得起。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还要把目光放长远,未来的几十年,铁路会带动特区经济高速发展。”
刘文涛并不认同戈辉的想法,他相信,等两年后修完朝锦铁路,戈辉就会明白,什么叫天价铁路。用事实说话,更能说服戈辉,所以他未再多言。
戈辉也知道刘文涛并不认同自己的观点,但他也懒得说服对方,等两年后修完朝锦铁路,刘文涛就会明白,这样的铁路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特区财政完全能够承受,所以他也未再多言。(作者也不知道修铁路要花多少钱)
众人很快来到了试验环线那里,很多人的工服上都明显地写着“东北铁建”。
一个三十多岁,身穿东北铁建工服的人快步迎上来:“总督大人好,我是东北铁建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洛华生,欢迎您来参加竣工典礼。”
“辛苦啦!我记得你,去年6月份,朝锦铁路开工的时候,你是总工程师。”戈辉握着洛华生的手说道:“我还记得,你的父辈参加修建了美国的西部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