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出摊时,他挂出新招牌:\"四川麻辣粉 025元\/碗\"。果然吸引了不少四川籍工人。天黑前,准备的麻辣粉全部卖完,算上早餐收入,今天营业额突破了30元,净利润达到惊人的12元——相当于农场教师近三分之一的月工资。
晚上七点,卓西度换上前天在华侨商店买的的确良衬衫,带着两瓶汽水赴约。聚会地点在罗湖村边的一个大排档,远远就听到喧闹的潮汕话。陈伟明在门口等他,旁边站着老张,已经喝得满脸通红。
\"卓哥,这里!\"陈伟明招手。大排档里坐了十几个人,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穿西装打领带的,也有穿工装的。桌上摆满了潮汕特色菜:卤鹅、蚝烙、鱼丸汤
陈伟明用勺子敲敲杯子:\"各位老乡,这是我新认识的朋友卓西度,广西来的大学生,现在卖广西煮粉,味道一流!\"
一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举起酒杯:\"欢迎!在深圳,英雄不问出处。我是汕头电子厂的林技术员。\"其他人也纷纷自我介绍,有做服装批发的,有倒卖建筑材料的,还有在蛇口工业区当管理的。
酒过三巡,话题转到深圳的未来发展。林技术员神秘地说:\"听说中央很快要有新政策,特区范围要扩大,罗湖这边要建高楼大厦。\"
\"建再多楼也是我们潮汕人包工程。\"一个包工头模样的胖子拍着肚子说。
老张凑到卓西度耳边:\"别听他们吹牛。真正赚钱的是搞贸易的,我认识个小子,去年倒腾电子表,现在开上小轿车了。\"
卓西度笑笑,夹了一块蚝烙。酥脆的外皮下是鲜嫩多汁的蚝肉,让他想起前世去汕头学术交流时吃过的正宗味道。那时他是受人尊敬的教授,住在星级酒店;而现在他是街头小贩,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卓哥,\"陈伟明递给他一支万宝路,\"想什么呢?\"
\"想明天要不要推出潮汕风味的粉。\"卓西度接过烟,就着蜡烛点燃,\"用鱼露和香菜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