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一位朝廷官员以乌纱帽相许诺更叫人信任的了。
这些百姓们一听此事涉及到头顶乌纱,对姜瑾便更加信任。
姜瑾也趁机道:“这几日,城内百姓们的生活渐渐恢复了许多,接下来就是疫情,请大家帮我选好一处位置。”
“我的人会连夜在城外组建施粥台,从明日晨起开始,凡是日子困难的,就都可以继续,来领取粥水了!”
“虽不能说是何等好生活,但起码能叫大家填饱肚子。”
百姓们一听这话,立刻就都高兴了起来,没口子的夸赞着姜瑾。
“我们倒真是走运,不知是多少年修来的福气,才轮到将军管我们!”
“将军放心,我们必定会严守,绝不叫任何人给您添麻烦。”
姜瑾对他们温声道谢,其他人也是连声称好,同时姜瑾回头对着城里的众多商户道:“俗话说唇亡齿寒,大家这阵子应当都深有感触,只有城内城外都是一片安宁,咱们大家才能得好,能安安静静的,过自己的日子。”
“所以今日我斗胆还要再叨扰大家,求大家帮我一帮,这城外百姓的疫情如不解决,早晚也是祸患,若是有那些懂医术的,此时出手,凡是愿相助百姓们的,我都另有谢礼。”
尽管姜瑾的诚意很足,但却并没有一个人敢响应。
这也并不意外,毕竟此事之后藏着的不是寻常灾祸,一旦感染上外面的疫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将是灭顶之灾。
寻常人心头,带有恐惧,不愿掺和,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姜瑾不会为难。
白日里,在外头巡街,照顾百姓,监察四周情况,整个一条龙操办下来,姜瑾便是行军打仗多年的体质,也不由得很是疲惫。
可她仍然不敢放松,只说如今灾情严重,疫病四起,可迟迟查不到根源,姜瑾心头不由得更加紧张。
她在担忧,此事到底要何时才能有变化?
百姓们的饮食倒好解决,可这瘟疫是最难解决的,必须得找出这疫病的源头才行!
纪渊等到姜瑾回房时,已经在桌边等她!
看见姜瑾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疲惫之色,他也很是心疼,不由得主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