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昭叹了一声:“我始终记得,阿兄出事时,我跪在御书房外,只有三皇兄曾经与我一同跪下求情,脱下外衫披在我身上,替我遮挡寒风……”
师乐安明白谢昭的意思,叹了一声后,她有些唏嘘:“如果阿昭不是下定决心要争皇位,我觉得你可能更偏向于三皇子继位?”
谢昭老实地点了点头,“对,如果非要从他们中间选一人,我觉得谢曦上位,我还有活路。当然,这也只是我的浅薄想法罢了。”
“人是会变的,就比如现在,你看,两位皇兄好毫不遮掩自己的拉拢意图。若不是我伏低做小, 也知晓父皇的真实想法,你觉得我还能活吗?”
师乐安幽幽道:“活不了,万民书呈到御前,咱俩都没好果子吃。”
谢昭自嘲地笑了,笑完后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还记得长安十里亭吗?两位皇兄送我们北上?那一日,三皇兄给了我一封信,让我有需要的时候打开看。”
这也是师乐安好奇的一件事,当时她亲眼看着谢曦将信封塞到了谢昭手中,还低声耳语了几句。她非常好奇信上写了什么,只是后来谢昭不说,她也就不问了。
如今谢昭再度提起,她的好奇心再度被勾起:“说起来,那封信件上到底写了什么?”
谢昭道:“是人名,是效忠于谢曦的官员名单。多半是南方的一些官员,其实用处不大,但是他有这份心意,我确实是感激的。”
“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这比给我准备金银器物更令我感动。不过后来我没有用他的人马,名单看了一次之后也焚毁了。”
这点师乐安倒是能理解了:“确实,金银器物容易还,但是人情债难还。而且他能暴露给你的人马,其实都是不重要的。”
用脚指头想想就明白了,谁会将自己的心腹交出去?
谢昭微微一笑:“是这个理。不过即便我不用,也承了他的情。我想以后谢曦如果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我会帮他。”
师乐安连连点头:“是的,撇开他对你的帮助不说,你们还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只要他没做过分之事,该帮还是要帮的。”
谢昭发现师乐安总是能说中他最隐秘的心事:“是啊。好了,不说这些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