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淋漓,意境肃杀,好比边关烽火,映照长空!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顿挫之间,悲凉自生,宛若风萧水寒,壮士扼腕!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收笔之时,豪情万丈,直冲云霄!
一首《雁门太守行》,被他以蕴含着“神意”的笔法,书写于宣纸之上!
与之前的“安”、“福”不同,这首诗蕴含的,是一种铁血、一种决绝、一种一往无前的……战意!
写完这首诗,齐征只觉得精神力几乎被抽空,眼前阵阵发黑。
但他能感觉到,这幅字完成后,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凝重了几分,隐隐有金戈之声回荡。
同时,他右臂的死气,在这股凛冽战意的冲击下,竟然又退缩了一丝!
有效!这种蕴含着强烈情绪和意念的诗词,同样能影响死气,甚至效果更强!
“将这幅字,送到鹰愁涧前线,交给带队的指挥。”齐征声音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告诉他,何时冲锋,以此字……为号!”
以此字为号?
亲卫看着那幅散发着惊人杀伐之气的诗卷,心头狂跳,不敢多问,连忙领命而去。
齐征目送亲卫离开,缓缓躺回床上。
他知道,自己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调兵遣将,封锁围困,写下战诗,鼓舞士气。
剩下的,就要看天意,看柳如是的造化,也看……那些绑匪,到底想要什么了。
他闭上眼睛,强迫自己休息,恢复体力。
右手依旧传来阵阵痛楚,但左手握着的判官笔,以及体内那丝由“地肺宝穴”引来的地气暖流,给了他一丝支撑。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流逝。
日上三竿。
一个亲卫匆匆跑进后院,脸上带着古怪的神色。
“大人!鹰愁涧那边……有动静了!”
“绑匪派人出来了?”齐征立刻睁眼。
“不……不是。”亲卫表情更加古怪,“是……是王甫林王大人!他……他带着人大张旗鼓地去了鹰愁涧!说是……说是要亲自勘察地形,剿灭乱党,解救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