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复活节岛的月光如银箔般铺展在拉诺拉拉库火山口,苏然的登山靴碾碎了一株仙人掌,发出清脆的声响。远处,数十尊摩艾石像在月光下投出细长的影子,宛如巨人族在举行秘密集会。夏晴的头灯突然扫过一尊石像的面部,其闭合的双眼竟渗出暗红色液体——那是虚拟被害人的“血迹”。
    “国际刑警组织说,被害人是研究‘摩艾声波’的考古学家海伦·吴,”退役法医张诚蹲下身,用镊子夹起石像基座的白色粉末,“她的耳骨出现严重的共振损伤,像是被次声波震碎。”
    建筑博主林晚抚摸着石像的“普卡奥”红帽子:“这些火山岩帽的重量超过10吨,古埃及人用木橇运输,复活节岛人却能让它们‘漂洋过海’——难道真如传说,石像会‘自己走’?”
    数学教授陈默掏出激光测振仪:“石像的耳朵结构类似抛物面反射器,可能用于聚焦声波。”他的仪器突然发出警报,“检测到20hz以下的次声波,和海伦的死亡时间吻合!”
    当嘉宾们在石像群中搜索时,阿宇的红外摄像机捕捉到诡异画面:一尊摩艾石像的阴影中,竟有模糊的人形轮廓在移动。“热成像显示温度比周围高5c,”阿宇调整镜头,“是活人!”
    众人冲向石像,却发现阴影中只有一堆散落的“朗戈朗戈”木板,木板上刻着奇怪的螺旋纹。林晚戴上翻译眼镜:“这些符号重复出现‘声波’和‘行走’的意符,难道古代岛民真的用声波让石像移动?”
    张诚在木板旁发现了微型音箱:“蓝牙连接记录显示,案发时有人用手机播放了17hz的次声波——这是能引发人体器官共振的致命频率!”他指着石像的嘴巴,“海伦的喉咙有撕裂伤,和次声波导致的内脏振动一致。”
    陈默突然指向火山口的地形:“拉诺拉拉库是天然的声学共鸣腔,石像的排列位置正好对应腔体内的共振节点。”他计算着石像间距,“每两座石像之间的距离都是17米,17hz次声波的波长恰好是20米——这不是巧合!”
    复活节岛北部的“阿胡 tongariki”祭坛在暴雨中若隐若现,15尊摩艾石像整齐排列,面向东方。夏晴的无人机突然传回画面:祭坛下方有金属反应,像是现代建筑的地基。
    “这是1995年修复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娱乐圈第一甜克系执法官桃源乡村小神农负鼎失控宠爱!闪婚教授他蓄谋已久穿书校园,我癫亿点怎么了?重回70:囤满物资,替妹下乡!重生1978,深山打猎成为万元户快穿:原来我是修仙界的崽一丹一剑一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