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覆铜钢。”李子腾耐心解释道,“用这种材料做弹壳,成本能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而且在性能上,无论是射击精度还是弹道稳定性,都不逊色于传统铜壳子弹,甚至在某些极端环境下,表现更加出色。”
“等等!”陈厂长猛地打断李子腾的话,眼睛瞪得更大了,双手不自觉地抓紧了李子腾的胳膊,“你刚说成本是多少?”
“十分之一啊。”李子腾看着陈厂长激动的样子,有些不明所以,轻轻挣开他的手,往后退了一步。
“十分之一?!”陈厂长激动地站起身,手中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桌上,茶水溅得到处都是,他却浑然不觉。“你再说一遍,成本到底是多少?!”
“十分之一……”李子腾被陈厂长的反应吓了一跳,声音不自觉地小了下去,往后退了一步,靠在了桌子上。
陈厂长感到一阵眩晕,连忙扶住桌子才勉强站稳。成本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几个字在他耳边不断回响,如同炸雷一般。他的思绪瞬间飘到了那些艰苦的岁月,多少次,他看到战士们因为弹药不足,在训练场上畏畏缩缩,无法尽情发挥;又有多少次,从前线回来的老兵们,满脸悲痛地讲述着因为弹药匮乏而导致的伤亡。子弹,就是战士们的生命线啊!军区每年在子弹生产上都要投入巨额资金,要是真能把成本降低到十分之一……
陈厂长不敢再想下去,他怕自己会因为激动而昏过去。他深吸几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看向李子腾的目光,从最初的震惊逐渐变成了狂喜。这小子,简直就是上天派来的救星!
他迫不及待地追问道:“你快跟我说说,这覆铜钢弹壳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李子腾便将自己如何利用系统改造设备,如何改进工艺,如何一步步研制出覆铜钢子弹的过程,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当然,关于系统的事情,他巧妙地隐去,只说自己偶然间得到了灵感,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摸索,才找到了合适的方法。
陈厂长听得入了迷,眼睛越睁越大,时而皱眉思考,时而点头赞叹,看向李子腾的目光中充满了敬佩。这简直就是个天才!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
“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