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派来的侍卫如同鬼魅般,时刻在四周逡巡,目光如芒在背,让光绪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监视。
光绪皇帝拖着日益孱弱的身躯,在这狭小的天地间踱步,每一步都似踩在绵软的云端,却又被沉重的无力感拖拽。
光绪时常望向远方,眼神空洞而迷茫。曾经试图变法图强的壮志豪情,如今已如风中残烛,摇摇欲灭。
光绪皇帝想起往昔朝堂之上,自己也曾意气风发地畅谈革新,试图为大清寻一条活路,可如今却落得这般困窘境地。
光绪皇帝身体上,病痛如影随形,药石无灵,每一次咳嗽都像是要将肺腑咳出,那钻心的疼痛不断消磨着他的意志。
精神上,光绪皇帝更是被压抑得喘不过气。心中有千言万语,却无人可倾诉,满腔的愤懑与无奈只能默默吞咽。
光绪皇帝看着瀛台四周的湖水,那冰冷的水面仿佛是他与外界隔绝的鸿沟,无法逾越。
光绪皇帝想起幼年时被接入宫中,本以为能一展宏图,却不知从此陷入了无尽的权力旋涡,被太后的威严笼罩,动弹不得。
偶尔,光绪皇帝会忆起与珍妃相处的美好时光,珍妃的活泼与聪慧曾是他灰暗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可如今,珍妃已香消玉殒,只留他一人在这冰冷的宫墙内苟延残喘。
光绪的心中满是悲戚,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也不知道大清的未来究竟在何方,在这日复一日的煎熬中,光绪如同一只被困在牢笼里的孤鸟,找不到出路,只能在绝望中等待着命运的最终审判。
光绪时常枯坐在昏暗的殿内,眼神空洞又满含不甘。光绪反复回想戊戌变法,内心满是悔恨。
“当年,若朕能更沉稳地布局,徐徐图之,而非急切求成,是否能避开那顽固势力的反扑?康梁等人虽有一腔热血,可改革举措过于激进,触动太多既得利益者,才让变法短短百日便夭折。
光绪皇帝一心想借变法让国家富强,摆脱列强欺凌,却忽视了朝堂权力的微妙平衡,致使变法失败,自己也沦为阶下囚,实在是辜负了那些支持变法的仁人志士,也错失了拯救国家于水火的良机。”
光绪踱步于瀛台狭小的空间,望着四周冰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