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在各地新军中推广的革命活动,最有成效的便是武汉革命党人,其中最大的革命团体便是文学社和共进会。文学社是由科学补习社、日知会、军队同盟会、振武学社等革命小团体演变而来,社长为蒋翊武。该社成立不久后就拥有会员约三千人。因不满同盟会总部只顾在华南边境发动起义,1907年秋,一些原籍长江中上游的同盟会员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共进会。1908年10月,孙武、焦达峰等人回国,在汉口秘密设立机关并发展组织,1910年冬,便拥有会员两千余人。
1911年初,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领袖进行了秘密会谈,商量起义事宜,确定文学社社长蒋翊[yi]武为革命军临时总司令,共进会孙武为参谋长,以文学社的机关为临时总司令部。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宣传教育下,1911年秋,一万七千多人的湖北新军中,有近三分之一都参加了革命组织,另外,武汉周边各县,革命党人还联络一批会党、农民、士兵和学生。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将在1903年推行“新政”时开始兴建的商办铁路收归国有,这些铁路是由招商局集商股成立的铁路公司所有,但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获取列强的支持,它与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同,将粤汉、川汉铁路出卖给列强。清政府这种行为引起了全国公愤,激起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保路运动。保路运动最先在湖南兴起,长沙、株洲等地相继爆发游行示威活动,随后保路风潮在湖北、广东、四川也蔓延开来,以四川最为激烈。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开铁路股东代表大会,会上确立“破约保路”的宗旨,并通电全国,斥责清政府的卖国行为。会后还派人到全省各地宣传,通知各州县成立分会,保路同志会很快发展到全川142个州县,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就有10万人成为会员。
保路运动的迅速发展迫使清政府不得不下令镇压,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了保路同志会的 领导人蒲殿俊、罗纶、颜楷、邓孝可、张澜等人,消息传出后,参与保路运动的数千名请愿的民众涌向督院街督署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