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寻从药柜前转过身,手中捧着一个小巧的青瓷药碾。他年近五旬,须发间已见银丝,但那双眼睛依然清亮如少年。
\"说说看,这是什么?\"他将药碾放在陆昭阳面前的小几上。
陆昭阳没有立刻伸手去碰,而是先仔细观察。青瓷药碾内残留着些许白色粉末,碾轮上沾着几粒未完全碾碎的晶体。她轻轻嗅了嗅,又用指尖沾了一点粉末,在指腹间捻开。
\"回师父,是白石英。\"她声音清亮,\"产自岭南道,质地纯净,断面呈玻璃光泽。弟子在长安时曾用它配伍治疗肺虚久咳。\"
陆寻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袋:\"再辨这个。\"
陆昭阳接过布袋,解开系绳。里面是几片干枯的叶片,呈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她取出一片放在掌心,轻轻揉搓后凑近鼻尖。
\"紫苏叶,但\"她微微蹙眉,\"气味与寻常紫苏略有不同,叶背脉络更为清晰。应该是江南东道的变种,药性更温和,适合小儿用药。\"
\"不错。\"陆寻点点头,\"看来在长安没有荒废功课。\"
他从药架上取下一个小木匣,打开后里面整齐排列着数十个小瓷瓶。陆寻随手取出一个递给陆昭阳:\"试试。\"
陆昭阳拔开瓶塞,倒出几粒棕黑色丸药。她将一粒掰开,仔细观察断面,又取了一点放入口中细细品味。
\"乌梅丸,但\"她眉头微蹙,\"配伍与师父教的不同。加了蜂蜜缓和药性,还多了两味药是陈皮和砂仁?\"
\"几日前送来的方子。\"陆寻将木匣放回原处,\"你觉得如何?\"
陆昭阳思索片刻:\"乌梅性酸,本就能生津止渴。加陈皮理气,砂仁温中,确实更适合脾胃虚弱之人。只是\"她犹豫了一下,\"蜂蜜用量似乎多了些,恐影响药效发挥。\"
陆寻嘴角微微上扬:\"为师也是这般看法。\"
他从书架上取下一卷竹简,在案几上摊开:\"《伤寒论》第三十七篇,背来听听。\"
陆昭阳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