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也就最初几个月奏本送得勤快些,到后面便少了许多,想来烺儿在几位阁臣辅助下,监国还算顺利。
    只是心情仍旧沉重,西南土司问题可不比建奴简单啊!
    历史说到改土归流,为人所熟知的便是清初自康熙至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政策,彼时大清实力强盛,可实行此政策时也是艰难,别说眼下这个时候了。
    明末于改土归流作出功绩的是朱燮元,他提出了一种渐进式的改流思想。
    朱燮元是万历年间进士,天启元年受命征讨奢安之乱,至崇祯十年抵定西南,累加至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诸军务,赐尚方宝剑。
    只可惜,朱由检刚穿来那会儿他就病逝了,要不然,西南土司的问题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人选了。
    明朝尤其是明末并不是改流最好的时期,因为土司势力尚且强盛,而朝廷力有不逮,所以,明朝改流最好时机便是土官叛乱和绝嗣。
    叛乱便可顺势出兵剿杀,名正言顺,也不会引起其他土司的反感。
    绝嗣,便是因为大明律法有说,土司绝嗣便不再分封土官,改流官知州顺理成章。
    除此以外要改流,朱燮元想的便是逐步削弱土司实力,其中一个重要举措便是分土士官,也就是裂其疆土以分授,给到诸土目以及有功汉人。
    这一政策也被清初官员谷应泰称为是“推恩令”之精髓。
    分土士官此举虽然在最后仍旧因为水西土司反抗而未能成功,但也在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土司,给后面改流奠定了一定基础。
    眼下这些土司叛乱的确是给了朱由检改流的机会,但叛得太多,也是个难题。自山海关回北京这一路上,朱由检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脑中想的不是如何治理辽东,便是想着如何平息土司之乱。
    洛养性在旁边跟着,觉得皇帝这完全不是凯旋,就跟打了败仗似的。
    回到京师的时候已近夏初,晚香玉的香味透过车帘传入鼻中,城门口,朱慈烺领着三品以上朝臣已是恭候多时,他们这一年也是不好过,尤其是朱慈烺。
    身为太子的他,不仅忧心父亲在辽东的安全,在政事上也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不过也是这些不得不担负起来的责任,朱慈烺这一年的进步神速,范复粹既欣慰又是满意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名侦探柯南之琴酒立志传四合院,带着空间混年代幻想乡来了个新农夫以命为契禁卫军快穿之顾七七搜刮物资她上瘾开局穿越寡妇村北有仙族:其名为秦!崩铁:没开玩笑,对面一个谱尼她被活活烧死后,摄政王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