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收回了开原,此地对于大明辽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朝廷看重的地方定然就会安排人手,做生意可以,若朝廷届时要同罗刹开立榷场,他们开原也比沈阳便利。
就算朝廷没有这个打算,开原离沈阳也没有多远,不会耽误多少行程。
“行,那就开原!”董锦昌点头,“过些日子儿子先过去置办一下,都好了之后爹同各位叔伯再过去。”“好,辛苦我儿!”董柏年满意得点了点头,自家儿子还需历练,今后的日子慢慢教导,希望能早日挑起董家大梁。
除了山西这些行商,江南也有不少行商动了心思。
这些年来,大明北边天灾不断,加上流贼以及建奴的劫掠,百姓生活很是困苦,朝廷也愈发穷困,钱都到了贪官大商的口袋里。
可是江南这地方却是声色犬马不断,哪里能看出是王朝末年的景象。
是以,北边的行商去辽东是寻找新的商机,可是江南的行商们这么打算,却让人看不明白了。
南京府衙,张国维闲来翻了翻户部收上来的记录文书,看到了不少行商申请迁居的文书。
自盐商汪闻德被斩首抄家之后,江南这边的几大行首很是低调,茶商行首苏旭没有直接参与纵火案,只罚了些银子,木料行首吴昊举报有功,功过相抵不做处置。
但二人的行首之位也没有保住,都换了人家来做,他们平日得罪了不少人,眼下没了行首之位,行事更是艰难,此次不约而同提交了文书,想着去辽东重新发展。
另外还有不少原先从事盐业的盐商,淮商、浙商、徽商都有不少,自朝廷盐业改革之后,他们赚的钱大打折扣,看到朝廷这消息,互相通了口风之后,也便决定去辽东试一试。
“加快流程,加紧户籍的办理,若有准备完全的,可先行一批北上,江南这儿的徙居百姓俱坐船北上,路上花费由朝廷承担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