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后,郑玄和赵毅回到各自府中,都陷入了沉思。郑玄坐在书房中,看着儿子平日里用过的笔墨纸砚,心中一阵刺痛。他深知,武媚此举既是压力也是契机,若能妥善解决此事,或许能为儿子争取一线生机,也能挽回自己在朝堂上的声誉。而赵毅则在府中的练武场上,挥舞着大刀,发泄着心中的愤怒。他想到死去的儿子,不禁老泪纵横,他也明白,和解或许是唯一的出路,否则不仅自己仕途难保,还可能连累家族。
接下来的日子里,郑玄和赵毅各自派人暗中与对方接触,商讨和解的可能性。然而,每次谈判都因双方互不相让的态度而陷入僵局。郑玄要求赵毅公开道歉,并给予郑宏巨额赔偿,以弥补他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赵毅则认为自己儿子也是受害者,最多只能给予一定的抚恤,但绝不可能道歉。双方僵持不下,和解似乎变得遥遥无期。
武媚宣布停职郑玄与赵毅的决定后,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宛如被投入巨石的平静湖面,泛起层层惊涛骇浪。
支持兵部改革的大臣们率先按捺不住,礼部侍郎孙文远上前一步,双手抱拳,神色急切地说道:“陛下,娘娘,郑大人一直以来为兵部改革殚精竭虑,如今正值改革关键时期,骤然停职,只怕改革进程会大受阻碍,诸多政策难以推行,望陛下与娘娘三思啊!” 他言辞恳切,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仿佛已经看到改革蓝图因这一决定而停滞不前。
户部尚书陈景也跟着附和,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是啊,陛下,娘娘。郑大人在吏部多年,人事调配经验丰富,如今骤然停职,吏部诸多事务恐陷入混乱,影响朝廷运转,还请收回成命。” 说罢,他微微躬身,目光期待地望向龙椅之上的武媚与李治。
而反对改革的势力也不甘示弱,左骁卫将军王猛满脸怒容,向前跨出一大步,声如洪钟般说道:“陛下,娘娘,赵大将军乃我朝军中支柱,驻守边疆多年,战功赫赫。如今因这等不明不白之事被停职,军中将士定会寒心,边疆防务也令人担忧啊!” 他一边说,一边挥舞着手臂,情绪十分激动,仿佛边疆的安危此刻已岌岌可危。
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