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这一番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的陈述,仿若一阵强劲的春风,吹进了不少原本心存疑虑的大臣们的心中。他们纷纷陷入了沉思,脑海中不断权衡着利弊。武媚微微点头,那优雅的动作中透露出对林羽言论的认可。她的目光轻轻转向李治,眼中满是询问之意,似乎在等待着李治的决断。李治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他思索片刻,仿若在心中反复斟酌着每一个字。随后,他开口道:“林爱卿所言,甚合朕意。如今我大唐边疆,时有战事发生,将士们的安危,直接关乎国家的存亡。增设军医署,确实是利国利民之举。众爱卿,可有异议?”
见皇帝已然明确表态,支持改革的大臣们顿时纷纷响应,他们的声音整齐而洪亮,高呼万岁,那声音仿若汹涌的浪潮,在大殿内久久回荡。保守派大臣们虽心有不甘,满心不情愿,但在这朝堂之上,面对圣意,他们也不敢公然违抗,只能暗自叹息,默默默认。
于是,在众人的一番商议之后,兵部增设军医署一事,正式敲定下来。林羽作为兵部尚书,肩负起了亲自负责军医署筹建工作的重任。从挑选合适的人员,到制定详细周全的培训计划,再到筹备各类物资,各项事宜都在他的精心统筹安排下,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着。太子李贤,也对这一举措全力支持,他时常放下手中的事务,与林羽促膝长谈,商讨筹建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为军医署的顺利设立出谋划策,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军医署的筹建工作稳步前行。各地的优秀医者,听闻朝廷的号召,怀揣着一颗报国之心,纷纷收拾行囊,奔赴长安。他们如同点点繁星,汇聚在一起,加入到军医署的筹备队伍中。太医院的太医们,也展现出了无私的胸怀,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传授给新选拔的军医们。在长安城内,一所专门用于培训军医的医馆也顺利建立起来。每天,从那医馆内都能传出讲解医理的声音,或沉稳、或激昂,还有演示急救方法时的动作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