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 林羽掀开轿帘,望着天津桥上火树银花的夜景。洛河水面倒映着两岸灯笼,宛如一条流动的银河。他取出药瓶,将研磨好的薄荷与紫苏撒入河中,水面顿时腾起青烟,惊起夜栖的白鹭。此情此景,恰似张籍 \"洛阳城里见春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的意境,只是这春风中裹挟着花粉的腥味。青烟散去后,他看见河底沉着数十具白花花的鱼骨,这些鱼正是饮用了含有毒素的河水而死。
回到太医院,林羽在《花粉症治要》中写道:\"取嵩山薄荷与洛河紫苏,配春水煎煮七时辰,成去敏汤剂。辅以九针透穴之法,可解花粉之厄。\" 他将药方封入密函,命药童送往韩国夫人府邸,同时在密函夹层中藏入一张水文图,图上题着王昌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的诗句。这张图暗藏玄机,诗句的每一个字都对应着洛河污染的关键节点。
更深露重时,林羽站在紫微城阙上,望着洛河方向的火光。那是韩国夫人按他的指示焚烧病株牡丹,袅袅青烟中,隐约可见金色花粉随烟消散。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 当牡丹花香与过敏之症交织,东都洛阳的春天,注定要在血与火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