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语闲深深叹了口气,目光落在系统面板上,沉默了片刻,然后毫不犹豫地收起了面板。“也罢,”他低低一笑,眼中闪过一抹玩味的光,“这任务留个尾巴就留个尾巴吧。”反正,留着它,说不定以后还能派上什么用场呢。
杭州的事情处理得干净利落,叶语闲也没再多停留,只是悄悄地向杭州知府交代了一些事情,确保余波不会再掀起什么麻烦。这趟杭州之行,虽说没能找到合适的同伴,但意外获得了一点“好东西”,也算是有所收获。
转眼间已是八月初,夜风渐凉,空气中隐隐透着几分秋意。再过几日,便是中秋佳节,正是赏月的时节。“时辰也差不多了,是时候回去了。”
对于剩下未完成的进度,叶语闲也另有打算。叶语闲在路上,叶语闲并没有急行军,而是选择悠然行进,沿途稍作歇息,顺道欣赏江南秋日的风光。两日后,一行人才会抵达金陵。
这一路上的时间,叶语闲在脑子里,就不停的思索着如何起草密信,让皇帝知晓自己知晓了王振的秘密,但也要让皇帝安心,自己对皇帝、王振的态度。虽然王振是历史的罪人,但盖棺者定论,人都死了,你还埋怨他什么呢?
在途中,叶语闲和师妹、小狐以及两位女忍者稍稍讨论了一下。似乎大家也没有觉得叶语闲的态度有何不妥,这让叶语闲稍稍安心。叶语闲还真不想把一个死人拿出来鞭尸。
两日后,叶语闲一行人踏入金陵府邸的大门。在叶语闲研究了一路之后,便毫不耽搁,立刻吩咐人密信皇帝,随信附上了一枚瓦剌军令。信中的内容措辞恭敬,话里话外却透着一丝巧妙的揣度。
“王公共府上平地生雷,臣深知陛下怀念王公,因此不敢怠慢,亲自出面安抚,确保事态平息,不让流言蜚语影响陛下的声誉。如今,一切风波已消,流言已平,关于皇帝当年赐予王公的瓦剌军令,也已顺利回收。此物不再流于民间,也不应让王公留下历史骂名。”
信写给皇帝留足了面子,又巧妙地表明了这桩事情已经彻底封存,绝不会再惹出任何麻烦。叶语闲将折好的密信封入锦囊,交给心腹护送入宫,随即长舒一口气,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如此一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