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儿此言差矣。贾府虽是黛玉的外祖家,但终究只是亲戚,而非夫家。
黛玉就算去了贾府,以后还是要嫁人的。
于一个女子来说,只有夫家才是一辈子的依靠。
我如今病入膏肓,命不久矣,若是死之前见不到黛玉找到了好归宿,实在死不瞑目啊!”
苏旭见林如海连死不瞑目也说了出来,便不敢再推脱,拱手道:“老师,学生愿娶黛玉小姐为妻,能得妻如此实乃学生三生有幸,只是婚姻大事,需得禀明父母。”
他顿了顿,又说道:“学生这就修书一封,告知家父,请他老人家定夺。”
林如海摆了摆手,说道:“旭儿,此事不必担忧。你父亲苏俭,我与他相识多年。我给他去信一封,他必会应允。”
林如海贵为巡盐御史,圣上器重的肱股之臣,苏父接到林如海的亲笔书信,自然受宠若惊,连忙拆开细阅。
信中,林如海言明欲将爱女黛玉许配给苏旭,并言明自己病重,望苏父能成全这桩婚事。
苏父读罢,喜不自胜,这可是攀附权贵,光耀门楣的大好机会!
他当即提笔回信,满口答应这门亲事,字里行间都透着巴结讨好的意味。
\"林公在上,小儿能娶到令千金,真是几世修来的福分!犬子婚事,一切但凭亲家做主,我等不敢有丝毫异议。\"
苏父在信中极尽谦卑之态,又补充道,“只是亲家大人如今病体缠身,切勿为婚事操劳,一切从简即可。”
这番话看似体贴,实则暗藏私心。
说难听点,苏父想省钱,给儿子置办房产聘礼这些都想含混过去,毕竟是个不受宠的庶子,怎么结婚他无所谓。
苏旭的祖父苏由曾是当朝宰相,权倾一时。
苏由致仕告老还乡后,苏家便渐渐沉寂下来。
苏旭的父亲苏俭是苏由的二子,官运不济,无所长,全靠着父亲的人脉才勉强做到了南省五品知府。
苏俭不喜诗书,却好美色,在任上娶了个年轻貌美的姨娘,生了几个孩子,从此乐不思蜀,很少回老家。
而苏旭则是苏俭与姨娘吴氏所生的庶子,从小便不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