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知这事非同小可,忙不迭地跑去将消息告知贾赦。
贾赦听闻,先是大吃一惊,随后眼珠一转,打开扇子轻轻拍了几下掌心,阴恻恻地笑了起来:
“哈哈,为父早就说过,那苏旭一贯锋芒毕露,迟早会有这一天!
果然,不出我所料!”
贾琏见父亲笑得幸灾乐祸,便试探着问:“父亲,这事对我们贾家可有影响吗?”
贾赦傲然甩了甩袖子,气定神闲地说道:
“多亏了为父我多足智多谋,一早就看破玄机,与林家断了亲,这才避开了祸端。
否则,今天贾家恐怕要被这苏旭牵连,落得个鸡飞狗跳的下场!”
话语间,不忘讥讽自家二弟贾政一番:
“你那二叔,什么时运都看不准,偏偏古板得紧。
老太太生前拉偏架,处处偏袒他,结果又怎么?
还不是看不透这林家和苏家的隐患,差点让我们贾家失了大势。”
“说到底,要不是你父我运筹帷幄、眼光独到,如今贾家的‘盛世清福’哪里还能延续?”
说罢,他昂首挺胸地哼了几声,仿佛天下大局尽握在手。
此时的贾府另一处,在那雕梁画栋的贾政书房内,贾政与王夫人对坐于紫檀木案前,案上摆着几卷书册与一盏青瓷茶盏,氤氲的茶香在二人之间缓缓升腾,气氛却凝重如水。
贾政手抚着额头,眉间皱纹深如刀刻,沉声对王夫人道:
“宝玉的亲事,拖不得了,年纪已然不小,若再蹉跎,恐误了他一生。”
王夫人低垂眼帘,指尖轻抚着绣有牡丹的帕子,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老爷说得是,可这门当户对的,哪有那么容易寻?”
贾政闻言,目光投向窗外,园中一株老梅正迎风而立,枝干嶙峋,恰似他此刻心境。
他缓缓道:“我原是想给他寻个像珠儿媳妇那样的书香门第的女子,端庄持重,能劝着宝玉收心读书,踏上科举正途。”
王夫人轻叹一声,接口道:“李纨那样的人家,的确是好的,可如今贾府的声势,唉……”她话未说完,眼神却黯淡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