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合我意。"岳飞点头赞同,"末将这就去安排。"
诸葛亮又补充道:"除了主动出击外,我们还需加强对关外匈奴游骑的清剿与反侦察。每擒获一名敌兵,便是一分情报。同时,对关内可疑人员,也须严加防范。"
说到这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李牧一眼,低声道:"主公,关于陈瑞之事,亮已有所察。此事暂且不动,继续观察为宜。"
李牧心领神会,轻轻点头。
第二日拂晓,岳飞便挑选了三十名精锐墨卫,分为六小队,加上王大牛所领的尖刀小队,共计七支斥候队伍,各自携带飞鸽、烟火信号,按照诸葛亮制定的路线,悄然出关,消失在晨雾笼罩的山野间。
"愿将士们平安归来。"张灵韵望着远去的背影,轻声祈祷。
时间一天天过去,关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墨卫训练愈发刻苦,民兵不断增加,连女眷孩童也被组织起来,准备灭火、救伤、运送粮草。汜水关内外,到处都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肃杀之气。
第三日傍晚,最近的一处烽火台突然升起了两缕浓烟—这是发现敌军小股骑兵的信号。李牧当即派出一队精锐前往查探,果然在关外十里处伏击了一队匈奴游骑,斩获七人。经过严刑拷问,得知这些不过是刘聪大军的前哨,用来侦察汜水关虚实。
第五日,三支斥候小队陆续返回,带回了宝贵的情报:匈奴大军确已启程,浩浩荡荡,声势惊人。但具体数量、路线尚不明确。其中一队还带回了一面残破的匈奴旗帜,上面的图腾与呼延晏部队截然不同,似乎属于匈奴"屠各"部。
"屠各部?"李牧接过旗帜,仔细查看,眉头紧锁,"此部以何闻名?由谁统领?"
诸葛亮沉吟道:"据传,屠各部以勇悍善战著称,骑兵如飞,弓马娴熟。至于统领,尚需进一步查明。"
到了第七日,陆续有两支斥候队伍遭遇伏击,损失惨重,幸存者仅带回了零星的情报碎片。而第六小队,则彻底失去了联系,连带着飞鸽都断了音讯,恐怕已全军覆没。
李牧站在地图前,看着上面标注的敌军位置和自己斥候的损失,心情越发沉重。每一个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