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6/7)页
人等充军。”
    内阁四人没想到商讨登基诏书时,却因为杨廷和开了一个肃清余孽的话头,导致嘉靖对内廷和太医院大清洗。
    杨廷和赶紧回归正题:“陛下,登基诏书还有可商议的吗?”
    嘉靖思索片刻后道:“那八十一条拨乱反正措施,会不会太过了,让世人认为皇兄一无是处?”
    杨廷和激愤道:“那并非仅是内阁意见,乃是群臣集思广益提出来的!”
    嘉靖默然无语,而后道:“就按内阁所拟下诏吧!”
    次日,太监陈敬等发充南京净军,原东厂太监张锐在诏狱中被锦衣卫直接锤死;太医院医官郑宏发辽东广宁卫,吴釴附近卫所充军,通、好古、邦治、志、杰、佑、英俱革职为民。
    整个太医院全灭。
    杨廷和下值后心惊胆战回到家中,坐在书房回想今日奏对。这是他的习惯,按“每日三省吾身”的教导,回到家后都会把当天的情景在脑海中过一遍。
    就在杨廷和推演奏对、票拟得失时,仆役禀报好儿子杨慎前来问安。
    杨慎一入书房,即问道:“父亲,是不是要重开经筵了?”
    正德在位时从不深居宫中,导致每月逢二的经筵名存实亡。
    翰林平日里无事可做,除了受皇帝之命编书外,经筵是翰林唯一的积功事务。皇帝听讲座时,高级翰林讲学,低级翰林有翻书的、有递书的、有递笔墨的,分工很细,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能蹭到一点功劳。如果回答问题合皇帝之意,那平地飞升一两级不在话下。
    杨廷和见儿子焦躁,遂喝道:“新皇为人精细性格专擅,远非大行皇帝可比!你要学会适应!”
    说到此处又叹口气道:“我们这些老臣子,也要学会适应!”
    五月二十七,登极之日。
    奉天殿内,嘉靖的龙袍颇长,嘉靖坐在御座上怕不小心踩到龙袍绊倒,俯视不已。
    大学士杨廷和上前奏云:“陛下垂衣裳而天下治”。嘉靖闻言微微一笑,在登基诏书上盖上宝印。
    在司礼监太监、翰林院掌院刘春兼礼部尚书等官员的接力传递下,登基诏书到达承天门,承天门俗称为午门。
    锦衣卫指挥使将诏书放入云舆,云舆缓缓从午门城头中央落下。

第(6/7)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大夏:开局召唤罗网,镇压江湖剑道封神我有一鼎混沌钟灰烬领主我重生后,这渣夫咋还换人格了克系执法官武道人仙凡人:从魔道开始的天灵根除夕坐庄震八方,初一连夜离故乡赶山打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