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守诚满脸堆笑上前问道:“黄书吏,请问杨植考了多少名?”
黄书吏哈哈大笑道:“我那个结义兄弟杨植,考了解元,南直第一,京城连登黄甲!”
冯氏对黄书吏素有成见,不是很相信他。黄书吏的话超过冯氏的期望:整天东奔西跑的儿子能中解元?戏文里没有这种读书人!她下意识问道:“是不是搞错了?”
黄书吏回答说:“这还有错!”说着转头对几个邻居大嫂喝道:“差把火!你们快进去,把我婶婶、我弟妹、我的两位大侄子公子扶出门来!”
待郭雪等人被大嫂子们连推带拉弄出门后,礼房书吏喝一声:“你们还不动手,更待何时!”
说着气势十足地一挥手,只见县里衙役们手挥锄头、棍棒,把袁守诚家的匾额、大门砸烂,又冲进院子里,把屋檐上的瓦片挑落下来。
袁守诚又惊又怒,拉住两位书吏问道:“黄书吏,你们想干嘛?”
黄书吏笑着解释说:“咱们凤阳县几十年就没有中过一两个举人,是以袁叔叔不知!这叫改换门庭!这几天叔叔婶婶弟妹公子就暂时住在亲家那里,县里户房出钱给你装修!”
袁守诚看着比自己大十多岁的黄书吏,别扭地说:“那谢谢了!咱俩各论各的吧!你管我叫袁叔,但我叫你黄叔比较好!”
几人拖家带口向郭亲家的家里走去,一路上不断有人前来道喜,由袁郭两位老爷去应付,三位女人边走边议论杨植中解元的事。冯氏还是不太敢确信,问郭雪道:“你说会不会像评话《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说的,主考官点错了?”
“我们有理由怀疑主考官点错了!”一群松江举人围着杨植喝道。
乡试放榜的第二天,所有的新晋举人都要去应天府学唱歌跳舞吃席,主持乡试的主考官、辅助同考官、提调官、监试官都会列席,雅称鹿鸣宴。
大明以凤阳府最大,共五州十三县,本科破天荒中了四位举人,连同刘羌栋在内。于是四人结伴前去应天府学。
宴会还早,新晋举子一群群地扎堆互相认识,从此这一百三十八人就是同年,有相互利用的本钱。
南榜地区的举子万万没想到,中榜的江北五府居然出来一个解元,这对他们而言简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