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师想起杨植说过帮自己入阁的话,没好气地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资深学士就是这些人,今圣总要一个一个试过来,看看哪个更合心意。说不定过几天吏部尚书就从石珤换成乔宇。”
杨植分析道:“乔本兵不是翰林院学士出身,他当吏部尚书没问题,但入阁没有什么希望。罗老师你要学一下司马懿,隐忍两年,马上就有千载难逢的入阁机会!”
前世不修功德,今生遭此报应!听到不肖弟子竟然让自己学司马懿,罗老师气得浑身发抖。他冷静下来,想了想说:“你是说朝堂即将有大动荡,大换血?”
杨植笑了笑说:“罗老师既然又回到翰林院,还是继续养望,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你写你的学术着作,一切尽在弟子的掌握中!”
看着不肖弟子指点老师人生的无耻嘴脸,罗老师右手抖了几下,直想抄起茶杯呼过去。回想当年杨植暗示正德活不了多久,又忍下来说道:“那你明天去拜访费宏大学士还是翰林院的江西老乡?”
杨植自信满满:“当然是去拜访凤阳老乡了!”
武定侯郭勋从京西大营回到宅里,看到门子递上来的帖子,感觉不可思议。
历来会试举子到京后从来都是拜访文臣,没有拜访武勋的!何况武定侯一系离开凤阳一百年早就是地道北京人,这十几个凤阳举子组团前来是几个意思?我又帮不了他们!
无论怎么猜测,这些人肯定是要接见的。郭勋定下来一个日子,换好家居常服,在大堂接待了凤阳老乡。
别的举子似乎没有跟武官打交道的经验,倒是为首的南直解元不卑不亢,自云从小沉迷《大明英烈传》,开国英烈在太祖高皇帝的带领下,驱除鞑虏再造华夏,常使之感到目眩神迷,心向往之!
“这本小说写得好!情节生动,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在三国、水浒之下!
小子当年扑在这本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肉包子上!
我一直梦想能见到作者,今日得偿所愿,拳拳服膺!”
那解元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本翻旧的《大明英烈传》递了上来:“这本书是小子几年前在吉安府所购,看了几十遍了!请武定侯不吝墨宝,在扉页为我签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