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几位会试老兵相约过些日子去吏部选官,最好被派到哪个三等县当个知县,别去哪个府里就行。
回到凤阳会馆已是半夜,李婉儿没有入睡,扼着手腕在屋里来回踱步。见杨植进来,婉儿赶紧上前,看看杨植平静的脸色,着急问道:“淮上利害何如?”
杨植笑了笑,搂住婉儿说:“小儿辈大破贼。”
婉儿高兴得跳了一下:“妾身来服侍老爷歇息,明天就要准备殿试!”
殿试是大明读书人的最终关,一切公开透明。皇帝是主考官,出一道策论题。中式举人黎明前进宫,天亮开始答题,天黑前交卷出宫。
阅卷官是全体内阁成员、翰林院掌院及九卿,他们排出考生的一、二、三甲,留下一甲三人,又称三鼎甲,让皇帝从中点出状元榜眼探花。
通常会试过后就是狂欢,无论过与不过的考生都会大吃大喝。
次日早上西北风停,沙尘暴消失,又是一个北方的朗朗晴天。
凤阳考生们来约杨植去玉渊潭赏花、吃饭,却看到杨植关在屋里写小作文。
刘羌栋惊讶问道:“杨前辈,不至于吧!今天就写策论?你又不知道圣上出什么题目!”
杨植说:“策论无非就是寻求治国理政之策!我键政了几十年,这个是我的强项!”
众人面面相觑,不禁叹服道:“难怪只有杨前辈能中式!前圣先贤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我们不打扰了!”
三月四日,放榜后第七天,根据《皇明立学设科分教格式》制度规定“会试,二三场兼五经书算,榜后试骑射”,四百一十名中式举人去南郊加试弓马骑射。吏部、兵部派官员记录成绩。
大明王朝的举人、进士如果骑射优秀,是可以优先选官的。哪怕是三甲赐进士也能凭骑射功夫立刻在重要的地方授个知县,到地方历练再转迁为御史成为带兵打仗的候选人,或升任兵备道积攒带兵经验,从而打开上升空间。丛兰、乔宇、李充嗣等人都是走的这条路。
来到校军场上,杨植才发现南方举人的弓马亦非常强悍,骑射中靶的人非常多。打听之下才知道南方有专门的骑马弓射补习班,专供家境富裕的读书人子弟练习弓马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