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魏王李泰仗着李世民的宠爱,与太子李承乾争夺皇位。
历史上就有记载,大臣上书抨击此事,认为皇帝不该偏爱庶孽,动摇嫡子正位。
无独有偶,隋朝也有大臣痛骂暴君杨广心怀鬼胎,内藏奸诈,以庶夺嫡。
于是就有很多人不能理解,杨广的母亲是独孤皇后,魏王李泰也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所生的嫡次子。
这两人皆是皇后所出,应该是嫡子才对,怎么成了庶孽?是不是史料记错了?
史料如此记载,恰恰证明了史官的严谨。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杨广也好、李世民、李泰也好,都是庶孽。
说起嫡庶,不得不提宗法制。
宗法制确立嫡庶,是为了避免家族内部纷争,确保家族的稳定与繁荣。
在宗法制度之下,嫡为正枝,代表大宗,庶为旁支,代表小宗。
所以‘嫡’真正的含义是大宗继承权,就是能继承整个家族,成为一家之主的那个人。
清朝九子夺嫡,夺的不是皇后肚子里生出来的身份,而是继承权,是皇位。
如果把‘嫡’想当然认为是正妻所生,太子胤礽根本没必要夺嫡,因为他的母亲就是皇后。
既然‘嫡’代表继承权,能够继承父亲爵位的那个儿子,才是真正的嫡子。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嫡长子拥有无与伦比的继承权。
在嫡长子这个绝对的继承人面前,嫡次子、嫡幼子、庶长子、庶次子等,统统都是庶孽。
广义上,正妻所生的儿子为嫡子。
狭义上,得到宗法制度认可的嫡子只有一个,就是能够继承家业成为大宗的那个孩子。
在封建社会,嫡庶与继承权密切相关。
女儿没有继承权,无论是正妻所生,还是妾室之女,其家族地位几乎没什么差别。
反正都是家族联姻工具人,嫡女、庶女都一样,谁又比谁高贵呢?
可笑那些嫡庶神教,将嫡庶奉为圭臬,嫡妻和嫡出子女神圣高贵不可侵犯,妾室和庶出子女卑贱如草芥,可以被嫡系任意欺凌发卖。
连‘嫡子’的真正含义都搞不懂,到处狺狺狂吠,真是笑死人了。
眼下,朱绫经过册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