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良临走时告诉老周,如果情况特殊,这个安全屋也可以作为死信箱,方便联系,之后就离开了。
他回到办公室先查了西城的‘西来顺’饭店的位置,然后命令孙明启亲自带队,在附近展开监视。
三天后,电讯科有一次监听到电台信号,这次位置更加确定,就在“西来顺”附近。
而孙明启的三组,也有了清晰的跟踪目标。
于是何忠良亲自上阵,简单化了个妆,去到一线观察情况。
上午并没有什么情况,吃过午饭,大家继续监视,不久,装扮成黄包车夫的孙明启走过来,在何忠良耳边轻声道,“队长,目标出现了,那个灰色中山装,穿黑皮鞋的……”
何忠良眯起眼睛看了看,果然,“西来顺”饭店里,一个上述打扮的青年人,拎着个公文包走了出来。
孙明启做了个手势,立刻有人跟了上去。
何忠良也拉下工人帽的帽檐,跟了上去。
那个年轻人非常谨慎,离开饭店三十多米,才招手叫了辆黄包车坐上去。
他这么做的目的,一是给自己充分时间观察周边情况,二是尽量淡化自己和西来顺饭店的关系。
可是他坐到的就是行动队队员拉的车,孙明启见状,立刻紧跑几步,拉上何忠良,缀住前边的黄包车。
“咱们的人还有人跟上来嘛?”何忠良问道。
“至少还有一个,在后面。”
一个组十二人,需要分成三到四个小组,每天按时间段跟踪,很疲劳的,所以像现在这样,随时能保证有三个人缀着,也算很难得了。
跑了一会儿,前边的车在一个十字路口停下来。
孙明启立刻打把拐进旁边的胡同。
后面的队友也跟上来,接替孙明启,何忠良把帽子摘了,上衣也脱给孙明启,新车夫新乘客,拐出来继续跟。
幸亏二组吴成的人也跟上来了,孙明启立刻带了两个人从侧后方跟上。
何忠良一直跟着,只见那个年轻人走了十几米,又换了辆车,向东去了。
这家伙警惕性还挺高的。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