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8)页
老夫子多少有点不如心,毕竟如果苏轼的才华不如李易安的话,李格非不如直接回家求教李易安文章就行了,还天天费什么劲东奔西跑的烟酒度日。
    黄庭坚微笑又严肃的道“少小之言,眼界明眸,看得才比我等老朽清楚,人间真理,皆在汝女眼中。若是吾等言语,皆是唯唯诺诺,赞赞拟拟,恐惊天上人也!”
    张耒笑道“文叔兄,有一女能辩是非,明事理,真乃是幸事!莫像吾等浑浑噩噩。”
    李格非谦虚道“小女乃只一小儿,怎能让诸位侧目!”
    未等李格非说完,秦观又出言“李易安少小多才,已经不是吾等第一次听说了。可真是非同寻常也,他日吾等再寻良机往探之,如何?”
    苏轼急忙附和道“算我一个!”
    其他人也随声附和“还有我!还有我!”
    李格非急忙阻道“哎呀!苏翁,诸位,两个月前曾覆雪往我李家吃酒,难道不知我府狭小,容不得如此大才入来,今又平添一王(李秉藏)两将(晏秋和王贺之)也!让我如何应付得来呀。”
    黄庭坚道“汝乃勿须准备酒食,吾等自备,叫苏府的少刘娃(苏轼家的厨子)同去。”
    众人哈哈大笑。
    李秉藏见拜师之事被打断,而众人心却独在一个女娃娃身上,所以他对这一女子也是十分的好奇,遂也附和道“早听说中原人士少小即通宵古今之文,明天地之理,今日之所闻,果然如前言所述,那我也要随赴李府而去,看看宋人之儿女与我夏人之孩童有几分相似,又有几层文第(文学上的差距)?”
    晏秋羡慕道“诸位对一个孩童的文章,都如此推崇赞叹,想我晏秋乃是三十八载春秋也,却未能以文博得功名,只乃随先祖之荫,真是惭愧之至。”
    王贺之骄傲的道“想来我大宋文脉居然传至我系侄孙女,我心舒也。我王家数朝为官,皆不以文济之天下,今日终于有一人横空出世。”不能忽视这王贺之乃是李格非的亲戚。
    众人即在酒与春色之中度过了这一天。
    然而这汴京之事却永远没有完。
    李秉藏和晏秋回到上水门(地名,在崇明门南边)的晏府,只见得门口伫立着一个老人在焦急的等待,不用说呀,那人就是晏几道。
    见道晏李二人
第(3/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虫二大师,从港岛影视娱乐开始让你下山去结婚,你却惊呆所有人开局天崩:反派女帝强亿点又如何?盛放阶上春六年出山,三岁萌宝被骂野种至高盗窃不就和你死对头领个证,怎么了?送本皇子去和亲?我直接黄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