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道“官家,夏使,且先息怒,今日宋夏两国难得不刀剑相向,实乃难事,(对向太后)我大宋国向来礼仪问世,莫要失我风仪。(对李昌吉)夏使乃至,乃如夏主亲临,两国之主相见,若是轻言骂句,岂不是让天下人嘲笑。若能好言相对,那必然是两国百姓之福。今此我看就莫要再争辩了。”
李昌吉还是恶狠狠的道,“吾意已明,望宋国好生商虑,以好早日达成和议,为两国百姓福音。”
向太后还来怒道“吾邀汝等来汴京商议,这条件利益不是你等说了算,当由我大宋决定。”
章淳附和道“官家,让我杀了这厮,也好为我大宋将士报仇,并将此人人头送还西夏,以震慑其主。”
章楶急忙阻止道“断不能斩杀来使!”
种师极也阻止道“章将军,这西夏使臣乃是官家之名相邀,若让其死于汴京,此后辽国,吐蕃,大理,南越,还怎么与我大宋相交,莫要意气用事。(又对向太后)官家息怒,所有这般皆因一人(李秉藏)而起,不如宣此人入殿,也好转注目光。”
章淳怒目圆瞪章楶和种师极,内心似百二十分怨气。
这时众人才想起有李秉藏这个人,也许是各种争执不可开交,大家正想找个由头转移注意力。向太后发话,“带青山王上殿”。
这些天来这李秉都乃着汉装在这汴京城里“游玩”,可是衣服好弄,那头发胡须却难恢复,于是这李秉藏只是换了西夏的衣饰,面目却未恢复,被侍卫押了上来。
众人唏嘘李秉藏的装束,可是除了晏秋和苏轼等人知道李秉藏成了这副模样,其他人则都还蒙在鼓里,所以看到李秉藏刮了胡子,修了眉毛发须都皆惊讶不已。
范纯仁更是惊异道“此人分明是个汉人”又速责晏秋道“晏寄安,此人怎么这副模样。”
晏秋支支吾吾道不知所云,遂也就含糊其辞搪塞言之。
苏轼乃言“众人莫惊,青山王虽然是胡人血脉,但是胡人和我等汉人皆是人也,去之须发,必与众生相似。”
黄庭坚也来解围道“青山王入宋,着宋装以显对我国的尊重并无不妥。”
听到如此说辞,殿下众人再看青山王如此装扮也算认可,可是向太后哪里肯让,他气愤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