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8)页
    向太后应声诺道,“好,只道是西夏人能够信守自己诺言即好,若是西夏人不同意交付此地。汝等可有应对之策。”
    范纯仁支支吾吾的道“臣未有敢言,未有敢想,若是西夏人不予,唯有派遣秦凤路将军率兵征讨,不过好在西夏国兴庆府距离此地遥远,谅他也不会派兵阻挠,更何况吾等有协议在手,天道在我,天下也当顺应我大宋。”
    向太后对范纯仁的说法甚是满意,只见其间有一人出言“官家,陇右之地,地狭长而多茂林流水瘴戾,守之则为难我宋军,不如搁置,潜心发展中原生计为妙……”那人还没说完,苏轼即出班怒骂道“崔淹大谬(那说话的人正是崔淹),河西之地本就是我中原与西域的必经之地,隶属我大宋乃是天理,怎么能说弃就弃呢?况且,前唐有百战尸骨曾掩埋于玉门关的杨柳之下,不接此汉魂归土,大宋便是枉为天策之子。”
    崔淹急忙歉意道“苏子莫怒,我只道此地会靡费钱财,不能为中原着力,乃属废地。”
    程颐也道“苏翁莫要感情用事,长狭之地,与吐蕃,西夏接壤,还与西域回鹘接壤,到时候分兵把守必费我大宋军力。”
    向太后急忙撮合各位道“诸位卿家所言皆有道理,可是和议在此,吾等不能说不要就不要,至少如范尧夫所言,先派驻考察探究之人,若真为我大宋有利,何苦弃之,能为祖宗争土如何不是为我大宋添功。”
    苏轼急道“当今之计,尽快在当地设立驻防管理衙门,以便我大宋实际控制此地,此计刻不容缓,缓则生变。”
    向太后道“以苏子见,当以何治之?汝可有良策?”
    苏轼道“首先要拟定此地官方机构名称,人员配给,粮草财政之策等。”
    向太后又问苏轼道“苏子是否已有安排,请说出汝之见解。”
    苏轼急应道“臣以为此地既然是前唐所遗,当以前朝之名治之,让当地之民乃有归属感。前朝命之为陇右都护府,我看吾等也叫它陇右都护府!”
    范纯仁急忙道“‘陇右都护府’乃是前朝之名,我朝从来没有设立什么都护府,都乃谓之某路某州,如山东路,广西路,河中路,秦凤路,沭阳,永兴军路,陡然出现‘陇右都护府’之名不伦不类!”
    向太后道“是呀,苏子乃是意气
第(1/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修仙界超强逆袭厉元朗水婷月家族除名第一天,奖励武神躯!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夫人都要二婚了,总裁您还在后悔呢?侯府吃绝户?我携崽改嫁摄政王他把工资给青梅?我转身让她写欠条我在剿匪部队的诡异冒险吞噬九重天重生逆袭成仙,开局撞破公主做歌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