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后也急忙为蔡京解释道“蔡元长人乃干将,集功名壮志于一身,更写得一手好字,比那黄鲁直浑圆翼张的书风也毫不逊色,其字为正,其人则更为正。蔡元长久作开封府职事,执法经验丰富,可为大才之用,望苏子善用之。廖正一则为正年善者,可承替苏迈或者苏辙行事,也是一把好手,所谓天赐之人,正当如此!”
苏轼闻听向太后推荐蔡京,心里已有八分主意,这分明就是拿蔡京来监视自己的,蔡京在朝中品行尽人皆知,阿谀谄媚。苏轼一脸无奈,但好似也没有办法,因为向太后没有极力反对他的变法,已经算很给面子了。安插了一个蔡京入施行新法之列,本就不得苏门之众喜,向太后为了规避嫌疑,还顺带搭了一个廖正一,真是别有用心。其实苏轼并不甚了解廖正一此人。
然而,你以为向太后这就完了吗?她还有话说,只见他望向赵煦,而声却对众人言“我煦儿即为主帅,今后也乃主国,那他的恩师赵挺之亦当加官,我看煦儿即为主帅,赵挺之就加官起居舍人吧!”赵挺之既为太傅又为起居舍人,司领两份职差,不知道是不是两份薪酬。
那边的赵挺之急忙拜谢,苏轼也暗自欣喜,赵挺之虽然与自己常有异见,但办事能力还是让人十分看好的,且看后效吧。
现在看来事已定,大宋朝中以范纯仁为宰,苏轼为副宰,行新法事。赵煦为新法主帅,苏轼则为实际的执行者,其余人等皆由苏轼自行安排。
事已至此,向太后示意何超起声“散朝”,而后向太后又向赵挺之使了个眼色,大意是有要事相商。可是正当内侍何超欲起声时,人群中却有人不乐意了,大声道“官家,臣还有事也!”但看那人是谁,却谁也想不到,居然是苏辙。苏辙能主动起声说话实在是难得,苏轼要说话多半都是附和或者反对别人,没想到这次主动……向太后温声问曰“子由有何事矣?”
苏辙声大而宏亮的道“官家,陇右都护一职当由能者居之,臣只乃一介文臣,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可担此大任,家兄刚刚实在是开玩笑也!”
这可把向太后整不明白了,急忙诧异道“什么?”
苏辙眼鼻错乱,表情异样,万般无奈。
向太后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