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上海陆家嘴的顶级公寓、杭州西溪湿地的别墅群、成都的花园洋房……无数家庭的客厅里,都在上演着相似的场景。星宁科技烟花的手机app下载量突破5亿,日均活跃用户达12亿,其中70的用户选择在自家阳台、庭院进行小型燃放。数据显示,仅家庭用户市场,星宁科技的月营收就突破了80亿。
“以前过年放烟花,得提前去烟花店抢购,还得担心安全问题。”北京海淀区的退休教师周建国在业主群里分享道,“现在好了,躺在沙发上动动手指,想要什么效果都能实现。”他点开手机里的订单记录,端午期间订购的“龙舟竞渡”主题烟花,不仅精准还原了传统龙舟赛的热闹场景,燃放后产生的纳米材料还能自动降解为肥料,被小区绿植吸收。
这种全民参与的新型消费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烟花行业的格局。在湖南浏阳,曾经堆满火药的传统烟花作坊已被智能工厂取代。机械臂将量子储能芯片与生物降解外壳精准组装,agv机器人组成的物流网络穿梭其中。“现在我们的生产线24小时运转,依然供不应求。”湘焰集团厂长王建军看着监控大屏,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多亏了星宁的技术支持,我们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新建了三条环保烟花生产线。”
税收数据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烟花行业税收同比增长1200,其中星宁科技及其合作企业贡献了92的份额。“科技烟花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更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财政部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数据,“仅空气污染治理一项,全国每年可节省环保成本超200亿。”
更令人瞩目的是,星宁科技构建的“烟花生态链”催生出无数新兴职业。在各大招聘平台上,“烟花ai设计师”“智能燃放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