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是新来的林老师吗?”一名年轻的助教快步走来,微笑着打招呼。婉婷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胸前的工作牌——上面写着“林婉”,这是她特意取的化名。助教领着她穿过绿树成荫的校园小道,介绍着学校的基本情况:“林老师,您负责给硕士一年级的学生上《科技伦理》课程,今天下午就有第一堂课。”
婉婷心中一动,女儿沈雅思正是硕士一年级学生,说不定能在课堂上见到她。走进教师办公室,智能办公桌自动识别她的身份,弹出课程资料和学生名单。她快速浏览着,果然在名单上找到了“沈雅思”的名字,旁边还标注着优异的成绩和研究方向。
下午两点,婉婷站在教室门口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她的目光不自觉地在人群中搜索,很快便看到了坐在第三排的沈雅思。女儿正低头专注地整理着笔记,阳光透过量子玻璃洒在她的发梢,显得恬静而认真。
“同学们好,我是这学期《科技伦理》的任课老师林婉。”婉婷开口道,声音平稳而温和。她注意到沈雅思抬起头,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却并未表现出异样。这堂课,婉婷结合星宁科技在芯片研发、科技烟花等领域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学生们听得十分投入,沈雅思也不时举手提问,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到的见解。
课后,婉婷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时,仍忍不住回想起课堂上的场景。“沈同学的作业完成得非常出色,逻辑清晰,观点新颖。”一名同事路过,看着婉婷手中的作业评价道。婉婷心中涌起一股自豪,表面上却只是微笑着点头:“确实很优秀,看得出来她花了不少心思。”
接下来的日子里,婉婷以老师的身份默默关注着女儿。她发现沈雅思的生活十分规律:每天清晨六点半,准时出现在校园的智能健身区锻炼;上午泡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与导师讨论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