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在这些容器里放入了数量相等、体型基本相同的鱼,重复上面的实验。虽然肉眼均未看到发光现象,但在使用皮米光照射时,超高光谱成像系统在其中一个容器中捕捉到了鱼身体靠近水草时,水草的光谱特征发生了微弱的变化。
他把自己的手贴到这只容器壁上,重复上面的皮米波段实验,虽然肉眼依然看不到发光,但超高光谱成像系统上显示水草的光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在这个容器中增加了鱼灵梭水草的数量,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不断调整温度、气压和皮米光的强度,终于在一个特定的参数组合中用肉眼看到了水草发光,同时超高光谱成像系统中的显示则更加明显。景天奇再把皮米光换成其他波长的射线,都没有出现同样的现象。他终于明白了,人和鱼会发出一种生物信号,这种东西用目前的设备无法捕捉到,但容器里的这些水草能感知到,而现在这个实验正是用皮米光和超高光谱成像系统将其显示了出来。也就是用一种生物作介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显示出一种我们以前不知道的生物信号。而这信号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景天奇暗自赞叹,汉兴这小子有灵气啊!他怎么就想到这里了呢?
景天奇迅速完成了第一份实验报告,连同视频资料发给了丁科长,接着转给了唐汉兴。看到实验报告和相关视频,唐汉兴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他有一种预感——这种生物的“暗信号”很可能潜意识或暗物质有关。
第一步研究的顺利突破给了唐汉兴极大的信心,他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思考下一步行动:“现在还只能显示到鱼灵梭的叶片上,这种信息肯定不完整且会受到叶片形状等要素的干扰,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唐汉兴思索了一阵,然后拨通了景天奇的电话,没来得及寒暄,直接就问道:“师兄,是不是只有活的鱼灵梭才可能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发光反应?”
景天奇瞬间答道:“从现在的多次实验看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