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我还能骗你们不成?”
苏羽把众人又请回厢房,笑道:“今日请殿下来的第二件事,则是想为西山百姓讨一份营生。”
这下长春公主更疑惑了:“如今西山煤行的生意如火如荼,据说光是卖蜂窝煤就赚的盆满钵满,苏公子莫非还嫌不够?”
“殿下误会了,无论是煤行,还是我接下来说的事,都是为了西山百姓,何来我嫌不够的说法?”
长春公主盯着苏羽看了好一会儿,想看出他的真实想法,苏羽毫无畏惧之色,与长春公主四目相对,却什么都看不出来。
长春公主只好收回目光:“哦?那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
长春公主来到得月楼,一路都是低调行事,所以认识的人不多,但并非没有。
尤其是这几日盯上了苏羽的人,都在暗中观察苏羽的行踪。
长春公主和苏羽刚刚进入天字号包房,门外立马有人匆匆离去,各自赶回家中报信。
郑府。
郑若之能开起一间煤行,当然不是他自己的能耐,除了二皇子出的钱之外,还有家中的家产。
郑家的长房郑在功如今官居工部左侍郎,乃是三品的京官。
听起来好像不咋地,实则已经颇为不易。
朝堂上的二品官,只有六部尚书,司礼监掌印,秘书省主官秘书令,各路边军主将。
再往上的从一品,如今朝中只有唐震一人。
至于一品官,一般都只是虚衔,诸如太傅、太师等。
所以郑在功这位三品侍郎,其实官衔已经颇高。
而他主管的,恰恰是军用物资,这木炭也是其中之一。
郑家的炭行,就是借此机会开起来的,而且规模颇大,在整个辽东一带都有分行。
所以当郑家得知,苏羽竟然开了一家煤行,可以将煤炭制成能燃烧的蜂窝煤,而且亲眼见识过了蜂窝煤的质量后,郑家立刻就不淡定了。
“兄长,那苏羽分明是奔着撅我们根子来的啊。若是让着蜂窝煤推广开来,只怕今后再不会有人买木炭了,这可让我们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