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带有“端派”风格影子的作品,不仅在本土大受欢迎,还开始在国际艺术展览上崭露头角。在一次世界艺术大展上,来自东洋的几幅融合风格画作吸引了众多国际艺术家和评论家的目光,大家纷纷驻足欣赏,赞叹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让世界更加关注到“端派”绘画所带来的艺术融合力量。
各国的艺术学府更是加大了对“端派”绘画的研究和教学力度。除了赏析课程外,还开设了实践课程,邀请东方的绘画大师前来授课,或者组织学生到东方去实地考察学习。不少年轻学子在这样的氛围下,逐渐成长为能够熟练运用“端派”绘画风格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他们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各类艺术比赛,屡屡获奖,进一步提升了“端派”绘画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章:本土传承危机
然而,就在“端派”绘画在海外大放异彩之时,其在本土却陷入了传承的困境。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绝大多数年轻人的目光。电子绘画、数字艺术等借助科技的力量,以新奇、便捷的特点迅速占据了艺术市场的大片份额。相较之下,传统的“端派”绘画,学习起来耗时长久,需要深厚的功底积累,显得有些“曲高和寡”。
在曾经繁华的“端派”绘画发源地,那些曾经门庭若市的画堂如今变得冷冷清清。不少画堂的大门上都落了锁,窗户玻璃上也布满了灰尘。仅剩的几家还在艰难维持的画堂里,只有几位年迈的老画师还在坚守着。他们每天依旧早早来到画堂,整理好笔墨纸砚,等待着可能前来学习的弟子,可往往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人。
张择端的后人们看着这日益冷清的场面,心急如焚却又有些无奈。招收弟子变得愈发困难,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