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星火传承(1940年冬)
鄂西大山深处的祠堂里,五十四岁的赵铁柱点燃油灯。褪色的铁血旗铺在神案上,十八颗星被子弹洞穿的位置,用红线绣着阵亡者姓名。
\"这是汉阳铁厂第七车间全体工友的命。\"他给游击队员们展示旗角暗纹,\"看这些波浪纹,其实是长江水文图。\"忽然枪声大作,赵铁柱将铁血旗塞给少年交通员:\"送去重庆曾家岩50号!\"
追击的日军在山道燃起火把,赵铁柱哼着汉阳兵工厂的夯歌跃下悬崖。他最后想起的是那个硝烟弥漫的黎明,十八岁的自己将铁血旗系上烟囱的瞬间。
第八章 赤旗飘扬(1949年10月)
武昌红楼前,八十三岁的陈阿福仰头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怀中油布包裹的铁血十八星旗上,叠印着四十二个深浅不一的血指印。
\"爷爷,这旗为什么有弹孔呀?\"小孙女指着旗面。
\"每个孔都是颗启明星。\"阿福将孙女的掌心贴在旗面,\"你摸,这里跳动着江汉关的钟声,汉阳铁厂的汽笛,还有金陵女儿们的读书声\"
秋风掠过广场,将百年前的桂花香与新中国的稻花香糅在一起。纪念馆里,解说员正讲述铁血旗的故事,展柜玻璃上映出轮椅老人的身影——她胸前\"巾帼英雄\"勋章背面,刻着十八颗微缩金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