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案子是同一人所为。”叶川言简意赅。
“作案手法完全不同,如何判断为同一人?”组长质问道。
“是因为这份情报。”叶川掏出了手机,里面是他转出的医生犯罪日记。
“你入职多久了?”组长扫了两眼,忽的提问。
叶川思索道:“记不清了。”
“很好。”组长微微颔首,“既然你都已经在组里待了这么久,应该清楚有些东西并不能当做证据,在我看来,你提供的这些,只是一个人对于这些犯罪的猜想。”
叶川并不着急。不紧不慢道:“领导,这次的消息来源是犯罪分子的同伙提供的。”
他将昨晚发生的事讲了出来。
“我记得你休假前,批了配枪申请条吧?”组长投来问询的目光。
“是有配枪,但当时的情况,犯罪分子用爆炸来威胁,我不敢去赌,就放任他离开了。”叶川垂下脑袋。
放跑犯罪分子这件事,认真追究起来,他要负连带责任的。
尤其是对方后续造成了新的伤亡。
可她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知道侦探口中的爆炸是真实还是心理博弈,只能做出最无奈的选择。
“这件事你没做错。”组长摆手道,“在遇到无法确认的信息时,以人民群众的安全为首位,这是我们的义务与职责。”
“我对你比较失望的是,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你贸然相信了犯罪分子的话。”组长痛心疾首,“你有没有想过犯罪分子一开始就在说谎呢?”
“这些案宗因为其残忍程度,从来没有公开过,凶手能够清晰的记载过程,我有理由相信他曾参与过。”叶川反驳道。
他又不是傻子。
对方丢过来一个u盘,随便在里面塞点东西,他就会信以为真。
之所以能够确定信息没问题,主要还是这些案件的性质不同。
除了内部人员外,从未公开过。
也就是说,排除了内部人员,那么还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参与者。
侦探不可能是幸存者,排除这种可能后,答案显而易见。
侦探是凶手或者同谋。
故而这上面的内容有